1.38万亿!资产质量持续领跑,成都银行三季报彰显战略韧性

2025年10月30日 17:4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10月28日,成都银行三季报正式披露,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5.03%。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实现稳健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依然保持优秀,截至9月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1.3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1%,不良贷款率0.68%,在A股上市银行中持续领跑。

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和息差普遍承压的行业背景下,成都银行如何保持“稳重有进、进中提质”的强劲韧性?

自2018年上市以来,成都银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深耕区域实体经济的同时,敏锐把握新旧切换动能机遇,聚焦新质生产力、提前布局制高点,为穿越经济周期积蓄强劲发展势能。

强劲韧性:规模稳健增长,资产质量领跑

今年以来,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压力,成都银行依然交出了经营业绩稳健、总资产持续增长、资产质量保持优秀、风险抵补能力充足的答卷。

前三季度,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77.61 亿元,同比上升 3.01%;归母净利润 94.93 亿元,同比上升 5.03%;扣非净利润 94.65 亿元,同比上升 5.57%。作为评估企业利用自有资本创造利润效率的核心指标,成都银行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5.2%,仍然处于已公布三季报A股上市银行前列。

息差持续收窄是银行业的共同挑战,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净息差水平与下降幅度总体略优于同业。前三季度成都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8.2%,在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7.6%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为该行未来营收及利润提供稳定支撑。

在“稳定存款立行、高效资产立行”经营方略引领下,成都银行在资产规模持续稳健增长同时,依然牢牢把控风险防线。

截至9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规模达1.3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1%,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步伐。该行不良贷款率0.68%,资产质量仍稳居银行业第一梯队。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33.08%,资产“安全垫”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区域深耕:紧扣成渝建设,服务战略纵深

业绩中呈现的强韧根基,源于成都银行深耕区域的战略格局,在“与时代共脉搏、与区域共生长、与民生共温度”的深度共振之中,构建起穿越周期的内生力量。

截至9月末,该行贷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462.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9.28亿元,增幅14.15%,显著高于资产增速,其中新增主力约9成为公司贷款,体现了成都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的决心。

2025年,成都银行锚定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紧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为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城市发展能级提升提供稳固的金融支撑。

近年来,该行先后为天府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建设等重大项目提供坚实资金保障。2025年上半年在申报及发行专项债金额超450亿元的经验基础上,三季度继续加大对区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成都正加速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5年成都银行积极把握机遇,将跨境金融定位为服务实体经济与地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积极强化与战略投资者马来西亚丰隆银行的合作,通过深化数字金融在跨境业务中的应用,打造涵盖结算、融资、汇兑、风险管理在内的综合化跨境金融“组合拳”,助力本土企业更顺畅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也为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凭借决策链条短、市场反应快的效率优势,成都银行持续强化“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的首站首选银行”特色优势,在多个方面发挥“先锋”作用,在此过程中,成都银行不仅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能级提升,也受益区域经济增长红利,实现了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

向新而行:深耕科创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十五五”最新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科技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擘画未来。

多年以来,成都银行敏锐注意到新旧动能切换的发展趋势,向新而行、高位落子,先后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绿色金融支行等特色金融专营支行,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金融发展路径。

早在2009年,成都银行就成立了全国首批科技专营支行,多年来,该行通过“外引内培”复合型专业人才,组建科技金融专职团队,打造懂科技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四专”服务模式。依托政银担合作、银税互动等范式,创新推出10余个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2025年以来,该行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紧密对接成都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生态图谱,实现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过80%。今年5月,成都银行成功承销全国首批科创债,助力光子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企业发展。

今年 “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2》燃爆全球,成都文创产业发展迎来里程碑。成都银行也在文创金融早有布局,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通过“文创通”累计服务超530家文创类企业,累计支持金额超47亿元;去年12月,该行落地全国首单版权ABN项目,实现了中国版权ABN零的突破。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萌发壮大,成都银行凭借其深厚的区域根基、优异的资产质量和前瞻的业务布局,将在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qd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