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力:提质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超24%

2025年11月03日 14:5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近日,绿色动力(601330)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82亿元,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上升24.39%;扣非净利润达6.23亿元,同比增长24.5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8.98亿元,保持着稳健提升,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和2.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4%和24.41%。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3亿元,同比增长25.5%,体现出优异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费用优化,实现了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的优良业绩。绿色动力持续增长的业绩、较高分红比例以及稳定的分红承诺,更获得了机构投资者高度认可。继长城人寿、中邮人寿,易方达基金等三季度对公司H股举牌后,公司股东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

此外据悉10月28日,绿色动力集团董事长成苏宁率团参加香港国际环保博览会,展示了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智慧解决方案。通过通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沙盘,公司生动呈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此次参展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绿色动力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固废处理市场,积极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从规模扩张到精细运营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

作为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先行者,绿色动力聚焦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领域,以BOT等特许经营模式专业从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及技术服务。公司连续十五年获评"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彰显了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品牌影响力。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构建了覆盖广泛、重点突出的全国性业务网络。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为核心市场,同时业务范围已延伸至安徽、湖北、贵州、四川等二十余个中西部省区,形成了辐射全国的战略格局。截至6月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运营3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总装机容量857兆瓦,项目规模和处理能力均位居行业前列。这一布局不仅展现了公司强大的跨区域拓展能力,也有效增强了应对局部市场波动的韧性。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和政策支持,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全国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已突破100万吨,行业重心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变革,一方面着力提升存量项目管理效能,通过提质降本增效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把握县域市场下沉机遇,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将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参与绿电交易可为公司带来新的收益渠道,这将为公司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非电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公司秉承“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企业使命,持续推进运营项目提质增效,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果。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运营指标实现全面突破,累计垃圾进厂量1,092.19万吨,同比增长2.00%;发电量386,672.28万度,上网电量320,628.97万度,分别增长1.17%和1.4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供汽量达78.8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11.91%,显示出公司在拓展非电业务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公司系统推进提质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多维度举措实现精细化运营水平持续提升。各项目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与强化日常管控,有效降低了燃料单耗及自用电率等关键指标。公司积极拓展固废来源渠道,通过跨区域收运生活垃圾和协同处理污泥,保障了处理量的稳定增长;常州、章丘、武汉等项目大力推进污泥直喷处置技术,业务规模显著提升。同时,公司着力培育非电业务增长点,蓟州、四会项目实现对外供汽,常州项目移动供热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供汽量实现倍增,有效对冲了国补退坡的影响。与此同时,公司与新奥集团建立战略合作,蚌埠项目将提纯沼气接入城市燃气管网,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通州项目通过优化检修周期、推进技术改造,建成的"数字化电厂"成效显著,在实现燃料单耗、石灰单耗及自用电率同步下降的同时,吨垃圾上网电量得到稳步提升。

超低排放到机器人清焦

技术创新实现多领域突破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州公司凭借垃圾焚烧数字化智慧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其成功经验被纳入《中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发展综述及技术解决方案》,获得行业权威认可。与此同时,武汉、海宁、汕头及章丘公司的数字化技改项目也已全面启动,标志着公司在智慧电厂领域迈入新阶段。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基于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全流程开展系统性创新,取得系列重要突破:烟气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进入试运行阶段;小型垃圾焚烧技术完成首台设备制造与安装;污泥直喷技术在常州、武汉项目试运行期间显现良好经济效益;机器人清焦装置完成方案优化,其有限空间作业技术已在章丘二期项目投入使用。此外,公司与固高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垃圾发电核心业务,通过加强项目投资并购、稳妥拓展境外市场,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加速推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持续优化现有项目运营效能,积极拓展供汽供热等非电业务,并加快推进广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通过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主营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产业集团。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