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利用率和降成本成代表委员关注重点

2024年03月07日 13:14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曹琦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这是“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新能源方面,更加侧重新能源的消纳。

    如何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储能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将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支持新型储能参与调峰调频的投资和建设,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储能业务,用市场化机制解决储能面临的问题,鼓励并推动部分局域网、微网、自备电网率先实现发储用一体化解决方案。

    多地出台政策发展新型储能

    所谓新型储能,一般是指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在去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2024年,多地将新型储能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

    1月9日,江西省能源局印发了《江西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制定了江西省分阶段的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年、2030年,力争实现各设区市新型储能投产规模不少于新增新能源装机的15%和20%。到2035年,力争实现全省新型储能投产600万千瓦以上。

    2月18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的《2024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提出,建立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奖补机制,出台新型储能管理办法和用户侧储能建设导则,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新增新型储能150万千瓦。

    不过,目前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尚难以完全适应新能源发展需要,导致电力运行高峰时段顶峰能力不足与低谷时段消纳问题并存,成为影响电力供需平衡、制约新能源高效利用的突出问题。

    因此,构建新型储能系统对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新型储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确实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等问题。”晶科科技旗下综合能源服务商晶科慧能副总经理徐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些储能项目投入了很多资源建设,但普遍调用次数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他解释道,比如一些集中式储能项目,利用率还是比较低,共享储能容量租赁服务开展有点难,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尽管储能成本有所下降,但是集中式储能的总体建设成本仍然偏高。另一方面是地方政策虽然有强制新能源配储要求,实际在容量租赁方面新能源企业租赁的意愿不高,导致很多人一直在观望。

    徐臣表示,要解决储能项目“建而不用”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政策,在顶层设计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看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备受鼓舞。

    他建议,要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需要明确储能在电力市场中身份的问题,也希望各省在调频辅助服务方面出台明确的交易细则,调频辅助服务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确保省间联络线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保障。

    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对于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增加调度机制的灵活性至关重要。”不少业内人士一致表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出,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此外,在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方面,还要着力攻克长时储能技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日以上时间尺度的系统调节需求。

    刘汉元告诉记者,未来储能所扮演的角色绝不能与现在一样,今天的配储只是偶尔调用甚至从来没有调用,今后的储能应当成为智慧电网、新型电力系统中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发电端与用电端之间的平衡,成为市场机制下的一项重要产业。

    他认为,应该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储能系统,为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形成有力支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推进双碳目标进程。

    “近年来,随着电池价格不断降低,以锂电为主的新型储能获得快速发展,新增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目前,锂电池储能的系统建设成本已降到1000元/KWh以内,且电池价格还在持续降低,预计未来不久系统成本大概率会降低到500元/KWh左右,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8000—10000次,按年充放电次数500次计算,锂电储能的度电成本可以降到0.1元/KWh左右,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性。”刘汉元表示。

    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降低新型储能的成本?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则建议,在市场机制方面,应研究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实施细则,提升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标准,建立容量补偿机制,为新型储能参与市场获取合理收益创造条件。出台电网侧替代性储能纳入输配电价核价范围的实施细则,明确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此外,她还建议深化分时电价政策,研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促进用户侧储能发展。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