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公募基金超半数实现正收益 部分权益产品精准把握开年机会

2024年04月01日 17:04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吴珊

    一季度收官,超过半数基金产品实现正收益,回报率排名前一百的基金产品也均出自权益类。这其中,多种基金类型展现了各自投资优势,比如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精准把握开年机会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债券型基金继续整体回报稳定输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公募基金的整体业绩显示出积极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季度稳定市场力度加大,以及市场趋势向好。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基金收益有了明显改善,这反映了市场环境的积极变化和投资策略的有效执行。

    一季度收益跑分出炉

    权益类刷屏百强榜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一季度全部基金(各类份额分开统计,下同)实现正收益的产品达11786只,占57.88%,其中269只基金回报率超10%。在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中,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货币市场型、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FOF(基金中的基金)、另类投资基金的数量分别占47.3%、27%、11.4%、7.3%、3.1%、2.9%、0.6%。

    从类型上看,另类投资基金、QDII、债券型、货币市场型等四类基金均实现平均正收益,一季度回报率分别为3.63%、1.96%、0.90%、0.48%。

    一季度,多只权益产品表现抢眼,收益前一百强均为权益产品,其中混合型、股票型、QDII基金分别占52只、26只、22只。这些“登榜”的权益产品聚焦科技、股息和境外投资等领域。例如,由刘慧影管理的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主要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季度收益达26.17%,她在该产品2023年年报中表示,展望2024年,全面看好中国与海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对于一季度多只权益类基金的强势表现,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曾衡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前景的乐观预期,也揭示了基金管理人在策略执行上的精准与高效。这种乐观情绪可能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政策面的支持以及市场流动性的相对充裕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而此前备受关注的债券型基金并未入列,收益最高的债基产品是西部利得鑫泓增强债券A,为8.84%。

    杨德龙表示,展望全年,随着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加大了入市力度,同时资本市场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积极因素有望推动市场迎来结构性牛市行情。因此,预计今年权益类基金的表现将明显好于去年,甚至多数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很多债券基金,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小规模产品表现不俗

    灵活捕捉权益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收益百强榜中,多只中小规模基金产品现身,10亿元规模以内的基金占68只。

    从实现正收益的整体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超过56%的产品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内,而超过70亿元规模的产品数量仅占10.83%。这从侧面表明,规模庞大的同时要实现收益居前并非易事,而小规模产品的投资灵活优势在权益市场升温的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展现。

    在曾衡伟看来,实现成功的投资策略往往有容量限制,规模是其“天敌”。首先,小规模基金在操作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快速调整投资组合,捕捉市场机会。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受到了策略容量的限制,一旦规模过大,其操作效率和投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其次,小规模基金可以更加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通过深耕细作来获取超额收益。此外,小规模基金在投资决策上可能更加独立和主动,不受市场主流趋势的过度影响。最后,尽管小规模基金在市场波动时可能更容易受到资金流入的影响,从而实现较高的收益,但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

    曾衡伟认为,对于小规模基金来说,保持适度的规模和策略容量是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基金,都需要在策略执行和规模扩张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在保持策略优势的同时,适度控制规模,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