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指数时机未到
主持人:沪指终究是无法有效站上泛舟说的3420点。周五这么一跌,市场才恍然大悟,春季行情主升段果然结束了。
泛舟: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核心指数春季行情的主升段在二月底就结束了,随后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上周是震荡整固向震荡下行的过渡中。
主持人:有什么区别?
泛舟:核心指数的春季行情主升段结束,不代表部分主题投资的主升段结束。指数的波动与热点的机会历来都是两码事。这周板块热度很高,先是机器人,随后海洋经济,市场资金非常集中的在打这两个主题。特别是后者,整个就是主升阶段。所以只能说,核心指数等下次布局的机会,主题热点继续上。
主持人:大多数人能把指数看明白就已经毕业了,难度太大。你先说说指数后续怎么运行吧,毕竟指数的趋势还得听你的。
泛舟:一个字,等!等下次指数趋势级上涨的到来,在此之前,指数的波动意义都不大。趋势就是震荡。其实核心指数过了主升段进入震荡整固阶段后,就属于鸡肋行情了。虽然部分核心指数还不断在来回拉扯中创出新高,但高位双杀信号非常明显。我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说,“指数没戏,反而哪天放量冲关,我第一个站出来喊大家跑”。可惜,这个东西也只有北证出现过。大盘风格的指数压根软弱无力,这也符合我去年12月底在本栏说的,春季行情只看中小市值科技成长,别看大盘!这个阶段历史胜率太低。
主持人:行!你说等就得等。
泛舟:当下是牛市的震荡期,非常适合短线交易,主题热点各种飞。所以做超短的朋友继续干!投指数的朋友,多点耐心。
“4月决断”何去何从
主持人:上周萧萧聊到,顺周期的高低位切换逻辑上有硬伤,更像是防御性部署,本周又是冲高回落的态势,怎么看当下的行情特色?
海风若雨萧萧:早在1月初我们研判春季行情高度的时候说过,2025年春季行情的高度也就差不多10%左右的弱修复,如果从1月13日的3140点算的话,差不多也就3450点的样子,本周二已经打到了3437点,基本上也就达到预期值了。时间周期上也已经44个交易日,时空要素上都显示出春季行情临近尾声的信号,后面就看“4月决断”的了。冲上3400点没啥难度,但是想站稳并走出趋势上行行情,以历史经验看,是需要客观条件的。
主持人:哪些客观条件?
海风若雨萧萧:我们回顾下2015年、20年,站稳3400点并走出趋势上行行情,再反思下2022年7月、2023年5月两次攻击到3420点附近后又功败垂成的例证就清楚了。2015年可以说是史上最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水量”之大,池子都快装不下了(当时就3000家上市公司),2020年虽然是疫情期,但是全球性的宽松“战疫”,国内经济又是得益于全产业链优势强劲增长,GDP增速2.3%虽然不高,却是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大国。反之,2022年攻下3400点,受制于疫情+美加息收缩货币,2023年5月则是受制于汇率贬值压力+地产周期下滑。一对比就非常清晰了,站稳3400点去攻4000点甚至更高,需要超大的“水量”,或者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当下你看到这两个客观条件了吗?现实的困难是,不仅蓝筹板块能打的不多了,科技成长股板块能打的也不多了。2月下旬我们就研判过,3月的机器人板块会出现“跨界”炒作,云计算板块再提升强度很困难了,现在的市场炒作低位补涨的小市值机器人主题个股和深海经济以及低价消费主题,不是偶然的。
港股标杆公司日线顶背离
主持人:本周指数下来了,骄阳怎么看?
骄阳:主线AI和机器人里面绝大多数个股都是高位结构叠加高估值,当下这个位置再往上冲就太不理智了,这里调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上周也说了,有资金开始进入资源和红利,它们能持续强势,指数的震荡就相对小一些,它们不顺,指数的震荡幅度就会大一些。
主持人:资源和红利会持续吗?
骄阳:资源大概率会,红利可能相对弱一些。
主持人:港股本周也出现明显调整,怎么看待?
骄阳:中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必然就得看好港股,但问题是,整体市场短期逃不掉筹码博弈的过程,A股科技股整体调整,港股想要不调整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港股的标杆公司是小米,2年多时间涨了8倍后,出现日线顶背离,大震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龙头顶背离调整,其他的科技股必然也进入调整,所以港股看好的是未来,短期关注小米即可,啥时候小米调整结束了,港股其他核心科技股基本也就稳定了。
主持人:深海经济怎么看?
骄阳:市场的想法也很简单,先有低空经济的火爆,后有无人驾驶的火爆,天上地下都炒了,就差海洋了,现在来了,那就炒呗。在这块,本周有不少战法结构走出来,但是到了下周,想介入就得想想了,板块的阶段性分化震荡必然到来。但各个细分核心受益的公司应该会在震荡中不断遇到承接,然后走趋势。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