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股,大摩、小摩联合买了一个亿!

2025年04月23日 20:31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牛犇

近期,热门题材股的爆发还在持续,如机器人相关的题材持续霸占涨幅榜,领域内频频掀起涨停潮。

作为2025年最确定的主线之一,机器人板块受事件催化的影响较大,如最近的行情就受到了人形机器人跑进马拉松的影响。现在以及未来,有关机器人的大事件更多,这也意味着其在二级市场有反复活跃的可能。而机器人也正获得知名投资者的青睐,如最新消息显示,国际知名投行大摩、小摩刚刚斥资一个亿联合买入了一家机器人概念股。

机器人王者归来‍‍‍‍‍‍‍‍

在美国特朗普“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表态下,4月23日,A股市场放量高开,各个热门题材精彩纷呈,尤其是机器人相关的板块表现亮眼,其中截至午间收盘,宇树机器人指数大涨4.82%,人形机器人指数大涨4.08%,具身智能指数大涨3.77%,其他机器人概念指数也纷纷跟涨(见图1)。

就这一股,大摩、小摩联合买了一个亿!

个股方面,长盛轴承、汉威科技、汉宇集团等大涨超10%,兆威机电、浙江荣泰、秦川机床、宁波东力、杭齿前进、南方精工等近10余只个股纷纷触及“10CM”涨停。

在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向好发展的同时,机器人本身的利好刺激同样不断。如4月19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半马)在北京亦庄举办,全程21.0975公里,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虽然竞赛过程颇为曲折,人形机器人暴露了能源系统瓶颈、可靠性困境、控制系统缺陷等较多的问题,但人形机器人的进步更受瞩目。最终,经过角逐,天工Ultra机器人凭借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

这意味着,机器人向商业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据有关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其中,中国人形机器人的销量或将达到7300台。

《解密行业龙头》的主讲人彭祖曾多次明确表示看好机器人赛道,并在本周一再次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参加半马)这些问题的暴露,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今日的踉跄恰是技术迭代的催化剂。现在的AI和机器人,未来肯定是超越所有人的预期的。”

那么,机器人的市场行情还会延续多久?哪些核心公司将会出现超额收益?

利好频频出现

除了人形机器人参加半马事件,近期机器人板块正在或者还将迎来更多的相关事件催化。如4月22日-24日,第三十三届NEPCON China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其中包括创新打造NEPCON人形机器人拆解区,机器人马拉松冠军“天工”隆重登场等。

4月24日-26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无锡市惠山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

4月25日-26日,由中国机器人网与上海市汽车会展中心主办的“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暨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科技展”将在上海盛大启幕。
……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大批机器人概念股的业绩已经开启爆发模式。如据Wind统计,目前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机器人概念股,有14只的盈利增速在20%以上,其中5只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增速最快的是思特威-W,达1264.97%。据悉,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领域,以及扫地机器人和AR/VR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已有2只机器人概念绩优股开启了上升行情,在上升通道持续的时间分别达86天和141天

大摩、小摩联合买进

在机器人板块持续上涨以及未来可期的同时,知名投资者正在领域内积极布局,如大摩、小摩即联合买进了一家绩优机器人概念股。

大摩、小摩联合买进的这家机器人概念股是长虹华意。在今年一季度末,大摩摩根士丹利和小摩摩根大通两家国际投行同时新进入了长虹华意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摩根士丹利持股市值0.67亿元,摩根大通持股市值0.38亿元,合计达1.05亿元(见图2)。在今年一季度,长虹华意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25.58%。

就这一股,大摩、小摩联合买了一个亿!

据悉,长虹华意主营压缩机,是全球最大的环保、节能、高效制冷压缩机专业企业。同时,公司旗下浙江加西贝拉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向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机器人应用技术等培训服务,且该子公司目前有UR协作机器人、NACHI工业机器人等授权代理业务。不过,长虹华意没有涉及机器人制造相关业务,且机器人业务在公司总体占比较低。

此外,同属机器人概念股的建科智能则获得了大摩、小摩,以及高盛三家国际投行的新进重仓,英威腾获得了“中东资金”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的新进重仓……(见表2)

就这一股,大摩、小摩联合买了一个亿!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xb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