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A股市场呈现前期调整,后期回升的走势。前期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特朗普加征关税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负向情绪传导至A股市场;二是业绩披露期,上市公司业绩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资金总体上较为谨慎。而中后期呈现震荡回升,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政策对冲了市场阶段性走弱风险,出台了较多的稳定市场的关键政策,其中包括内外需政策、稳定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政策;其次市场受到美国超预期加征关税冲击后,机构资金入场增持,且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增持或回购,稳定了市场情绪;再者,美国资本市场受到关税加征冲击较大,美国国内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美国对加征关税的态度出现一定程度缓和,叠加市场对加征关税的逐步定价,市场趋于稳定。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当月上证指数下跌1.70%,深证指数下跌5.75%,沪深300指数下跌3.00%,中证500指数下跌3.87%,创业板指数下跌7.40%,科创50指数下跌1.01%,受4月份上旬市场冲击,当月各核心指数均呈现下调。同时,行业指数方面,当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美容护理、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公共事业4个行业实现正向增长。而在下跌行业中,电力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均出现较大跌幅。
一、5月市场有望呈现震荡修复态势
进入5月份,较多机构认为市场将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预计后续A股调整风险整体可控,在短期扰动淡化、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展望5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权重指数稳定,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市场担心关税冲击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财政资金准备充裕,能够在出口下行时进行对冲,经济未来仍然以稳为主。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久违的上行拐点。而且由于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资本开支下滑,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 A股整体向上的方向。业绩披露期结束后,市场会积极地在业绩改善的行业进行投资标的布局,而进入业绩真空期后,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由于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将会强化风险偏好,融资余额有望回归。美国“对等关税”的谈判进行对 A 股整体的情绪仍有压制,中美双方是否会进行谈判,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结果是否会损害中方利益对 A 股可能会产生阶段性扰动。总的来看,市场在五月有望呈现“权重指数稳定,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风格方面,偏科技、中小风格有望重新回归。
此外,亦有持相对谨慎态度的券商机构表示,尽管5月份政策面预期转强,资金面相对宽松,但仍存在外部扰动和市场情绪的不确定性。综合政策面、市场面和基本面分析,A股大概率会在区间内波动,市场预计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投资方面,建议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
中信证券方面表示,关税战至今,全球主流风险资产价格基本都回到原点,表明“交易事实,而非预期”应该是贸易战之下应对不确定性的第一原则;展望5月,“为签而签”可能成为海外叙事逻辑,预计风险偏好还有回升空间,A股将继续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机会为主;但从经济层面来看,真实的影响已经悄然发生,预计中美经济在二季度尾声可能会面临新的变数。配置上,除了短期的热点主题轮动,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三是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是政策的必选项。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不全面,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
二、行业板块热点前瞻
行业配置方面,2025年5月部分机构看好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的消费板块以及受益AI带动实现快速增长的电子行业。
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的消费板块
从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来看,一方面,居民消费暂时承压,但消费潜力仍在。2022年4月以来居民消费者信心下滑,消费暂时承压,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自22年4月后维持稳定,消费意愿小幅回温。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消费新业态支撑社零增长。202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6%、6.6%,社零名义同比增长3.5%。另一方面,质价比消费兴起。消费环境变化和消费观念趋于理性等因素影响下,兼顾合理性价比和功能、健康、便捷、悦己等属性的质价比消费兴起。质价比趋势下,改变包装规格以寻求高性价比、高产品功效及创新、提供情绪价值以提升产品溢价、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等成为驱动食品饮料乃至整个快速消费品主要细分品类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细分到各子行业的表现来看,休闲零食企业拥抱量贩渠道。三只松鼠打造自有品牌量贩零食店,收购“爱零食”,与鸣鸣很忙、零食优选、好特卖等量贩系统建立正式合作。盐津铺子与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有鸣等深度合作,持续发力零食量贩。甘源食品积极切入零食量贩渠道,与“零食很忙”“零食有鸣”“赵一鸣”“好想来”等零食量贩系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软饮料赛道功能饮料及即饮茶蕴藏机会。软饮料市场品类分化,即饮茶、功能饮料增速领先。根据尼尔森数据,2023年,我国即饮茶、功能饮料线下市场销售额分别为642亿元、532亿元,同比增长18.9%、11.4%,增速均高于软饮料整体的6.2%。东鹏饮料把握饮料功能化、健康化契机快速成长。2024年,东鹏特饮销售量份额达到47.9%,较2020年上升20.9个百分点,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持续拓展;2023年把握消费者健康理念提升带来的电解质饮料机会,推出“补水啦”,2024年“补水啦”年销售体量达到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
啤酒高端化进入新阶段。尽管啤酒高端化暂时放缓,但主要是短期消费环境承压,尤其是餐饮夜场场景恢复不及预期的影响,头部啤酒企业的中高端产品收入仍具韧性。中长期看,我国人均GDP仍处于上升阶段,啤酒消费人群稳定,年轻化市场仍有较大潜力,中国啤酒高端化进程正在从结构升级,逐步走向价值化、体验化、个性化和场景化的新阶段。
个股方面,可关注以下三个领域:
1、零食是相对不受宏观周期影响的行业,行业也具备结构性成长机会,后续从产业逻辑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建议关注:有能力成为全品类、全渠道的平台型公司,如盐津铺子等。以及在品类、渠道、内部管理等方面具备边际改善的公司,如:三只松鼠、西麦食品、有友食品、劲仔食品、甘源食品、好想你等。
2、软饮方面,建议关注软饮料行业龙头:燕塘乳业、养元饮品、仙乐健康、香飘飘等。
3、啤酒行业,建议关注高端化核心标的青岛啤酒;以及提效改革叠加大单品逻辑的燕京啤酒等。
受益AI带动实现快速增长的电子行业
2024年电子行业受益AI带动、国产替代、终端需求复苏,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电子行业实现营收34627亿元,同增15.1%,归母净利润1344亿元,同增38.5%,毛利率15.5%,同比-0.2pct,净利率3.7%,同比+0.5pct。2025Q1营收8392亿元,同增17.6%,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增31.2%,毛利率15.5%,同比+0.3pct,环比+0.7pct,净利率4.1%,同比+0.7pct,环比+1.7pct,2025Q1行业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整体来看,电子行业终端需求持续复苏,叠加AI+终端应用持续推出,AI云端算力硬件需求持续旺盛,产业链业绩高速成长;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需求加速,设备板块业绩亮眼;消电及半导体受到终端需求逐渐回暖,营收、净利润稳定增长。
根据SEMI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达1210亿美元,中国大陆扩产动能较强,引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预计2025年增长7%,达每月产能3370万片(8英寸当量),中国大陆保持两位数产能增长,2025年增至1010万(wpm)。当前国内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在国内政策利好及外部制裁刺激下,国产厂商正加速追赶,逐步渗透高端设备领域。
机构分析表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对电子行业的配置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达到9.63%,已属超配。年初至今,受Deepseek探索出大模型发展新路径、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以及国内头部云厂商增加资本开支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子行业指数进一步上涨。但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将加速全球产业链“区块化”。预计关税政策会对全球制造业巨大影响。其中部分半导体产品,如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暂免关税,但配套材料(如载板、封装胶)加税推高整体半导体行业的制造成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海外大厂为避免关税影响,布局中国业务时可能更多采用Localforlocal(本地化生产以供应本地需求)生产策略,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短期来看,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将面临压力。长期来看,关税的影响有可能带来下游需求复苏的推迟、相关订单的取消等情况,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企业有望受益。
个股方面,可关注以下机会:
1、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方向上市公司,如: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射频和模拟IC上市公司,如:圣邦股份、纳芯微、卓胜微、韦尔股份、晶丰明源、艾为电子、思瑞浦等。
2、建议关注AI推动消费电子换机及相关终端硬件发展,个股包括:恒玄科技、瑞芯微、乐鑫科技、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等。以及国内被动元器件头部厂商顺络电子、三环集团等。
3、半导体设备,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半导体材料,建议关注鼎龙股份,昌红科技,南大光电,石英股份,兴森科技,沪硅产业等。
三、五月券商金股
综合目前十余家机构已发布的2025年5月金股情况来看,有2家及以上机构共同推荐的公司包括:海大集团、东鹏饮料、兆易创新、珀莱雅、恺英网络、格力电器、恒玄科技、贵州茅台、江苏银行、紫金矿业、金山办公、青岛啤酒、恒瑞医药、亚钾国际、海光信息等。其中海大集团、珀莱雅、格力电器、东鹏饮料、兆易创新、恺英网络等公司受到了超过3次的推荐。
当月券商金股优选
兆易创新 [603986.SH]
国内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6亿元(yoy+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yoy+584.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yoy+3660.79%),综合毛利率38.00%(yoy+3.58pcts)。机构分析表示,2024年度公司积极寻求市场需求机会,产品出货量创出新高,达到43.62亿颗,同比增长39.72%,销售量的高增长是2024年营收同比为27.69%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在MCU产品领域,公司是中国排名第一的32位Arm®通用型MCU供应商。根据Omdia统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MCU营收排名全球第十位。2024年,公司新增募投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12亿元用于汽车MCU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其中,将使用募集资金7.06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汽车MCU产品布局,提升高端MCU产品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线,持续扩展市场空间,增强公司竞争力。
微光股份 [002801.SZ]
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11.12%;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82.1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8.39%。2024年公司完成储能行业防爆型电动执行机构、四款无框力矩电机、三款空心杯电机、四款小惯量伺服电机等的开发,A2系列EC高效机翼型离心风机、P2系列EC高效机翼型轴流风机、储能空调用散热风机、AGV及移动机器人用低压伺服电机、四款小惯量伺服电机等实现量产。同时,公司“浙江省智能高效风机重点企业研究院”申报成功,储能用高防腐型EC外转子轴流风机、人形机器人用69无框力矩电机等八项新产品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券商分析表示,目前公司丰富伺服电机产品系列,向伺服系统、运动控制、机器人与自动化拓展,并紧盯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公司将加快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等开发及产业化,提高机器人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禾望电气 [603063.SH]
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领域知名企业
禾望电气是电力电子平台型企业,核心业务覆盖新能源电控与传动领域。2007年成立以来,公司紧抓大功率技术优势,从主业风电变流器先后拓宽光伏逆变器、电气传动、储能PCS与制氢电源等产品。公司多位核心管理层出身“华为-艾默生系”,与艾默生能源演变而来的数据中心基建龙头维谛技术渊源深厚。机构分析指出,从经营端来看,公司新能源电控业务整体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逐步修复,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33.67%。电气传动产品方面,公司产品收入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稳居高位,2021-2024年毛利率保持44%以上。机构分析表示,公司深耕大功率传动业务,有望持续开拓AIDC供配电、软启动、抽水蓄能和可控核聚变等新领域。AIDC供配电向高压、大功率进阶趋势明确,公司大功率技术具备先发优势。预计公司未来有望乘AI东风、弯道超车,AIDC供电业务后发制人。
洛阳钼业 [603993.SH]
全球领先的铜、钴、钼、钨、铌生产商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130.29亿元,同比+14.37%,实现归母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64.03%。机构分析指出,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公司主营铜钴产量持续走高,同时期间公司成本控制卓有成效,主要产品全面完成产量计划且均超过2024产量指引上限。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重大建设项目如期实现“双达标”,已开启新一轮扩产计划:TFM西区项目和KFM二期两大新项目开展前期勘探工作,为实现2028年产铜80-100万吨的目标蓄力,中长期来看,公司仍具有明显成长性。同时公司也披露了2025年产量指引,其中铜60-66万吨、钴10-12万吨、钼1.2-1.5万吨、钨0.65-0.75万吨、铌0.95-1.05万吨、磷肥105-125万吨、实物贸易量400-450万吨,铜、钴产量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恒瑞医药 [600276.SH]
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36.90%)、扣非归母净利润18.63亿元(+29.35%)。研究显示,自2018年以来,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了13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6个分子实体,潜在总交易额约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6亿美元,另获得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权。2025年3月,公司授权默沙东Lp(a)口服小分子抑制剂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获得首付款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7.7亿美元,以及相应销售提成。2025年4月,公司授权德国默克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商业化的独家权利,以及SHR7280在授权区域之外区域的优先谈判权,获得首付款1500万欧元,一定里程碑付款,以及实际年净销售额两位数的销售提成。预计未来,创新药BD出海将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顺丰控股 [002352.SZ]
中国及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6.9%;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16.9%;扣非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19.1%。收入端,受益于公司产品矩阵创新丰富、组织与激励机制的革新不断深化,在宏观需求波动下,公司稳健增长。成本费用端,近年来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各环节成本费用得到卓有成效的节降。后续,随着末端无人车等科技创新举措逐步落地,末端等环节成本费用有望取得较大幅度下降,为公司网络利润增长创造更多空间。机构分析表示,近年公司业绩表现彰显公司经营管理实力,组织激活和科技创新等措施下,公司潜力将得到超预期的进一步释放。稳固的竞争优势下,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强,静待国内内需发力和海外业务扩张背后的业绩弹性。同时,公司资本开支高峰已过,自由现金流表现有望持续优于利润表现,分红率提升和连续回购均可期待。
四、当月个股创新高数据统计
证券市场周刊通过东财choice数据整理统计得出,在上市5年以上的公司中,本月股价创历史新高的共有34只,其中,当月(2025/4/1—2025/4/30)股价涨幅在20%以上的共有9只。同期,申万的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有4个行业实现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为美容护理、农林牧渔行业,月涨幅分别为6.15%和3.39%。
双林股份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根据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18.6%;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51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317.7%。机构分析表示,2024年公司主业进展颇多,后续增长动能强劲:1)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主要配套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小鹏、上汽大众等主机厂,项目类型、产品结构等均取得进一步发展;2)智能控制系统部件:HDM行业领先,竞争优势持续强化;水平滑轨电机通过佛瑞亚、安道拓和李尔等客户验证,丝杠抬高电机在上汽和东风某车型投产,长行程滑轨电机计划2025年量产并应用于零跑;汽车座椅电动头枕执行器计划2025年应用于两款新车型;3)新能源动力系统:155平台、180/210扁线产品已实现量产,270平台800V产品预计2026年量产;4)轮毂轴承:国内份额快速提升,出口布局北美、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5)滚珠丝杠:EHB车用滚珠丝杠已获得辰致科技定点,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EMB制动用滚珠丝杠计划5月送样国产新能源头部企业。
新诺威
公司为原料药行业知名企业。近期,公司并购巨石生物获得全流程ADC研发平台,截至25年2月共有8款ADC产品进入临床阶段,3款产品已完成海外授权。核心品种中,SYS6010(EGFR ADC)在奥希替尼耐药突变非小细胞肺癌PDX模型中肿瘤抑制率超80%,临床前安全性窗口显著优于同类,其出海可能性值得关注;SYSA1801(CLDN18.2ADC)针对CLDN18.2高表达胃癌患者ORR为47%,≥3级TRAE仅24.2%,安全性领跑同类竞品;SYS6002(Nectin4ADC)治疗UC/CC/HNSCC的ORR达到42%,细分适应症开发潜力可期;mRNA平台同样完成产业化验证,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国内获紧急使用,RSV疫苗、HPV治疗疫苗及VZV疫苗快速推进中。机构分析表示,新诺威在并购巨石生物后囊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ADC和mRNA平台,后续完成并购石药百克后,相关GLP-1资产也有望在代谢领域收获颇丰。作为石药集团A股创新药平台,公司有望产出多款“重磅炸弹”药物。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