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下,只有盯准主线,才能更好地跟上节奏。
今天(7月28日),跟大家聊一下反复有爆点出现的创新药,创新药虽然不是当天的最强主题,但却是反复有黑马与白马股出现的长期机会。无论是突发涨停的4000多亿市值的恒瑞医药,还是短期涨幅翻倍的广生堂,都在应验创新药的牛市逻辑。
创新药主题是笔者长期跟踪的主线机会,但这一轮行情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当然,还有一个股价上的有利因素,就是很多龙头都是经历了多年下跌后开始在低位启动,创新药新一轮大周期已经开启了吗?在这样的预期下,笔者筛选了最新有创新药利好刺激的标的,它们后市不排除将会迎来更大力度的反弹。
创新药再迎重磅利好
今天值得聊的热点或者投资机会太多了,比如科技赛道细分中的PCB与CPO、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等。为什么聊创新药?其一因为上述题材笔者在之前的内容里已经多次提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其二,因为今天的创新药有一个非常强的爆点,且很多龙头已经开始在低位启动。
这个爆点来自恒瑞医药,恒瑞医药今天早晨即“剧透”称,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项目有偿许可给GSK,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受此刺激,恒瑞医药股价罕见收出“10cm”涨停。
长期以来,创新药对外授权(BD)都是一个重要逻辑,但近来,创新药的对外授权明显加速且金额迭创新高,这为板块带来了更强的驱动力。之前不久,三生国健、三生制药就有重磅药品与辉瑞达成授权协议,受此刺激,两家公司股价短期涨幅即实现翻倍,并一举带动整个创新药板块大涨。
据笔者梳理,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近期密集落地,多笔重磅交易刷新行业纪录,药品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热门领域(见表1)。
当然,除了对外授权,创新药还有政策端等其他多项重磅逻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优化创新药审批流程(如临床试验审评时限压缩至30日)。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款创新药,创历史新高; 2)缩短新药入院时间;3)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于7月15日启动,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创新药是笔者近期多次提及的主线,如在7月10日明确表示,创新药已经进入千亿级龙头(恒瑞医药)启动、中小市值人气股轮动大涨的新周期,板块的长期向好趋势已经确立。
对于创新药,大家的老朋友——边惠宗(本栏目特邀嘉宾)有多年深度且全面的研究,其在很早之前即多次重点提及创新药的机会,比如今年4月上旬创新药板块还未明显上涨时即表示,“ 目前创新药盈利周期开启,叠加医保和商保支付加码与海外授权屡创新高,创新药迎来多个核心驱动因素,当然了,跌了几年,位置低才是主要的。”
边惠宗对创新药公司拐点有一套独到的研判体系,并多次在在低位挖掘到创新公司的起涨点。比如上文提到的三生国健,为其2024年9月18日即在《边学边做》中重点提及,重点关注逻辑就聚焦在其商业化推广能力、临床项目快速推进等。当时三生国健股价正处在低位(见附图)。
但不得不说,创新药公司数量众多,经常出现个股与个股之间的跷跷板走势。那么,如何跟踪创新药的投资机会?应该关注哪些核心要素?对此,边惠宗在视频内容里有详细讲解,其中提及的一只标的(2025年3月《边学边做》中提及)最新开启了一轮慢牛行情中的加速上涨。
创新药核心公司名单曝光
除了出海授权,重磅创新是板块另一大主要催化因素。而创新药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核心的投资逻辑线,其一是像恒瑞医药这类拥有创新药研发专利的药企,其二是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服务的CXO(医药研发外包)企业。这两类公司也是经常出现强势牛股的核心领域。
创新药研发涉及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I期、II期、III期)、新药申请与审批等环节。不同创新药公司所研发药品、研发周期与商业化不同,这也意味着创新药公司的业绩将会不断兑现,且个股机会将有望反复出现。
对于CXO,包括CRO(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DMO(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等,其在创新药产业链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为通过外包服务降低药企研发成本与风险,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等全流程。创新药审批流程不断提速,这对CXO企业而言是重要利好。
在之前的内容里,笔者重点为大家筛选过很多有创新药研发、商业化的公司案例,其中有不少均迎来了强势表现,比如7月10日的内容里提及的广生堂,公司表示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在此之后,公司股价上涨了近50%(7月3日至今累计上涨近140%)。
这里,笔者对最新一批有利好的创新药公司进行了再度筛选。创新药公司数量众多,达数百只,上市公司频繁更新披露有关创新药的利好消息,这类公司都有谁?此外,中报风口期,很多创新药公司(含CXO)业绩扭亏为盈,部分实现翻倍增长,它们的股价正在从低位启动上涨。对于这些公司,笔者进行了重点筛选,共25只(包括但不限于)。
从基本面来看,很多公司表示在研多个创新药,且多项创新药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从股价表现来看,很多公司开启了右侧放量突破,部分更是走主升浪加速行情,一些标的更是走出3年慢牛并创新高。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