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 龙头业绩超预期,步入景气上行周期

2025年07月29日 10:4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薛 宇



医药外包行业经历多重因素扰动后,当前调整接近尾声。短期看,头部公司新签订单趋势逐季好转,此前基数效应逐步消除。中长期看,本土优势仍然显著,大型药企需求相对刚性,新型药物需求增长推动相关供应链持续扩容,行业融资情况转暖,整体需求明显改善。


近日,医药外包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行业龙头药明康德的业绩表现超过预期。药明康德、博腾股份、奥浦迈等龙头企业中报业绩预告发布,带动了细分赛道行情。7月11日,药明康德股价涨停至77.15元/股,22日收于82.78元/股。而此前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带来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药明康德最低跌至35.59元/股,相比该价格已经实现翻倍。

作为创新药产业链的一环,医药外包也受益于本轮的行情实现上涨。从行业基本面来看,2025年以来行业龙头陆续走出低谷实现业绩上涨,一方面,前期调整接近尾声,头部公司新签订单趋势逐季好转,地缘政治风险阶段性落地,新冠基数效应逐步消除。随着全球投融资状况的改善,且大型药企需求刚性,行业需求或迎来向上拐点。


龙头高增长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 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 20.64%,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 24.24%;预计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 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 44.43%,预计本期实现归属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增长约 101.92%,预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5.82亿元,同比增长约 26.47%。整体业绩表现超预期。

博腾股份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端提前扭亏。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5亿-16.2亿元,同比增长15%-20%,预计归母净利润0-3000万元,扣非净利润-1000万-1000万元;从2025年二季度单季度来看,按照业绩预告中值,2025年二季度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前期业绩高基数的影响,医药外包行业整体业绩呈现下行,不过自2025年一季度起,各细分领域的业绩都有明显回升:据天风证券统计,CDMO板块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和博腾股份等在内的12家上市公司,2024年板块整体营业收入831.91亿元,同比下降2.92%;归母净利润140.44亿元,同比下降15.0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37亿元,同比下降16.25%。2025年一季度,CDMO板块整体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增长11.35%;归母净利润49.87亿元,同比增长65.48%。

CRO板块包括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在内的13家上市公司,2024年CRO板块整体营业收入165.36亿元,同比下降7.22%;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下降78.88%;扣非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下降54.96%。2025年一季度,CRO板块整体营业收入36.72亿元,同比下降5.75%;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04.57%。

东吴证券认为,短期看,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2025年一季度开始收入利润均呈现修复趋势;中长期看,一方面中国仍是CDMO行业重要生产国,在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三重优势下竞争优势突出,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新药研发向差异化发展导致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增加,CRO企业凭借项目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或成为药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CXO长期需求向上。

订单方面,随着行业逐渐企稳,订单增长将带动行业筑底回升。截至2025年3月底,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2024年,凯莱英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其中,来自欧美市场客户订单增速超过公司整体订单增速水平,不含2024年已确认的营业收入,凯莱英在手订单总额10.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0%。泰格医药国内客户新签订单恢复明显,2024年订单需求同比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新增合同金额为101.2亿元,净新增合同金额为84.2亿元,同比增长7.3%;2024年末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57.8亿元,同比增长12.1%。2025年一季度,泰格医药净新增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速20%,国内客户新签订单恢复明显。

国投证券指出,从盈利情况分析,受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减少等影响,2024年CXO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暂时性同比下滑。随着目前创新药投融资环境的改善以及CXO公司新签订单的回暖,2025年预计多家CXO公司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


需求向好

融资情况是市场对于CXO需求端判定的现行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和美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情况已恢复正增长。自2021年创新药VC/PE投融资达到顶点,此后连续下降两年,2024年起开始恢复增长。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4年全球和美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93%和5.29%,较2023年分别同比改善30.51个百分点和35.12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全球市场创新药VC/PE投融资增速同比改善明显。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美国、国内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0.57%、同比下降4.99%、同比下降4.05%。

全球前三十药企平均研发投入整体稳健增长,2024年约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9%。季度间平均研发投入整体平稳,四季度一般高于前三个季度,2023年至今各季度间平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稳健。2025年一季度,全球前三十药企平均研发约12.54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2025年3月国内市场创新药VC/PE投融资同比增速改善明显。根据Crunchbase,2025年3月全球、美国、国内创新药VC/PE 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82%、同比下降27.40%、同比增长51.78%,较2025年2月分别环比提升0.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8.8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4.46个百分点。

目前国内创新药呈现高景气,尤其是GLP-1多肽、小分子减肥药赛道,客户订单充足;另外,中国双抗、ADC出海交易火热,2025年上半年国产双抗/多抗、GLP-1RA、ADC等类型创新药加速出海,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总金额超480亿美元,相关CRO/CDMO订单较为饱满。

得益于GLP-1等多肽药物在降糖和减重等应用领域的拓展,目前大量肽类在研项目积极推进,且多个已获批品种销售快速放量。根据礼来公司公告,替尔泊肽2024年一至三季度销售额已高达110.28亿美元,用于肥胖治疗的Zepbound2024年一至三季度销售额30.18亿美元;根据诺和诺德公司公告,2024年一至三季度公司以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产品贡献1506.92亿DKK(约合216.40亿美元)。

另外,随着ADC药物的创新研发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大量的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国投证券指出,考虑到ADC药物研发的积极投入和ADC服务外包率较高等因素,ADC外包服务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全球ADC药物外包服务的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亿美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15亿美元,2030年该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10亿美元。

截至2024年底, 药明合联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阶段和商业化阶段项目分别为681个、102个、92个,分别同比增长59%、21%、44%。

国投证券认为,CXO行业经历投融资扰动、新冠高基数、内卷价格战、地缘政治扰动等多重因素扰动后,当前调整接近尾声。短期看,2024年头部公司新签订单趋势逐季好转,新冠基数效应逐步消除。而随着地缘政治风险阶段性落地,中长期看,本土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师红利,环保技术工艺以及长期项目积累的快速响应、高质量交付优势仍然显著,且龙头公司加码海外产能布局有望抵消部分潜在风险。药企需求方面,中国CXO主要客户为欧美中大型药企和Biopharma,其研发支出和需求相对刚性,新的药物范式及重磅产品如GLP-1类药物有望推动相关供应链持续扩容;需要融资的负现金流Biotech的整体需求在全产业链中占比较低,但Biotech的融资情况是市场对于CXO需求端判定的先行指标之一,而融资环境方面,在降息预期下融资将企稳并逐季改善。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