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两大矿业巨头,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实现50%以上增长,这背后的逻辑是金、铜、钴等金属价格上涨和产量增加。对于未来价格走势,机构仍保持乐观态度,同时两大巨头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方式积极扩产,未来产能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在上一年高增长基数之上,矿业巨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继续高歌猛进。
7月14日,紫金矿业(60189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232亿元,与上年同期151亿元相比,将增加约81亿元,同比增加约54%。其中,二季度预计净利润约130亿元,与一季度102亿元相比,将增加约28亿元,环比增加约27%。此外,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约215亿元,与上年同期154亿元相比,将增加约61亿元,同比增加约40%。
次日,洛阳钼业(603993.SH)紧接着也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82亿元到91亿元,同比增加51.37%到67.98%,扣非净利润为83亿元到92亿元,同比增长47.55%到63.55%。
此前的2024年,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净利润分别增长51.76%、64.03%,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46.61%、110.48%。
2025年初至今,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A股股价涨幅分别为32%、31%。截至7月18日收盘,两家公司股价分别为19.47元、8.21元,总市值分别为5179亿元、1757亿元。
主打产品销量价格同步攀升
通过不断并购,紫金矿业已成为一家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两地上市,在中国17个省(区)和境外15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
紫金矿业位列202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第267位,及其中的上榜的全球金属矿业企业第5位、全球黄金企业第1位;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64位、《财富》中国500强第91位。
2025年上半年,紫金矿业五大主要矿产品中,除了矿产锌(铅)产量有所下降以外,其余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其中,矿产铜产量增加10%至57万吨,矿产金产量增加17%至41万吨,矿产银产量增加6%至223吨,当量碳酸锂产量增加29.61倍至7315吨。
洛阳钼业于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于上交所IPO。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是全球领先的铜、钴、钼、钨、铌生产商,亦是巴西领先的磷肥生产商,同时公司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列。公司位居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第145位,《福布斯》2024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621位,《普华永道》全球40强矿业上市公司(市值)第24位。
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主要铜钴矿产品产量实现增长,综合规模效益逐渐显现:铜金属产量353570吨,同比增长约12.68%;钴金属产量61073吨,同比增长约13.05%。
可以看出,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这些矿产价格也有所上涨。
根据国盛证券统计,2025年上半年,LME铜均价9445美元/吨,同比增加2.5%;COMEX黄金均价3076美元/盎司,同比增加39.5%;SHFE锌均价23142元/吨,同比增加4.1%;COMEX白银均价33美元/盎司,同比增加26.2%。钴价格方面,据国联民生统计,2025年上半年均价同比上涨4.81%,二季度均价同比上涨21.60%,环比上涨30.86%。
价格走强背后的逻辑
产品价格是两大矿业巨头高增长的核心因素。
黄金作为涨幅最大的品种,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地缘风险、央行购金、降息预期等。
上半年,特朗普政府的所谓关税政策(如对加拿大、欧盟加征关税)及中东冲突(加沙导弹事件)推升避险需求,期间内金价四次跳涨均与政策扰动直接相关。同时,去美元化趋势强化黄金的信用替代属性,全球央行购金持续发力。2025年上半年全球黄金ETF增持397吨(约380亿美元),资金流入创纪录。
铜钴价格上涨的逻辑主要是供应端约束。
铜方面,全球铜矿资源面临老化问题,前十大铜矿平均可开采年限降至37年,新矿开发受环保审批限制,周期延长至8-10年,导致供给弹性下降。2025年全球铜精矿产量增速预计仅1.8%,而新能源、全球电网投资加速等推动需求持续攀升,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价格。
钴方面,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其出口禁令直接导致2025年全球钴市场预计出现3万-4万吨供给短缺(2024年为过剩6万吨)。这一政策冲击改变了市场供需格局。目前,全球钴库存处于8万-9万吨水平,在供给受限背景下加速去库存。
下半年相关产品价格会如何走呢?
对于黄金,多家机构仍然看好后续走势。
中航期货研报指出,展望下半年,在美国关税威胁、赤字扩张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海外降息周期和全球央行延续购金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中枢上移,下半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黄金有望延续利率逻辑再度冲高。
对于铜价,广发证券研报指出, 2025年下半年,供给端,铜精矿紧张加剧。需求端,海外库存套利空间减小,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铜实际需求的拖累将滞后体现,美联储降息预期已较低,关税冲击带来的就业等压力或提升年内美联储降息概率。预计铜矿供需维持紧平衡,行业供需对9000美元的铜价形成强支撑,美国关税政策提升补库需求,加之国内稳内需政策持续发力和美联储降息推动,铜价中枢仍将上行。
内生外延增产
金和铜是紫金矿业的两大支柱产品。
紫金矿业的矿产金产量增加,主要受益于国内海外齐发力。
海外方面,4月,紫金矿业完成对在产矿山加纳阿基姆金矿项目100%权益的交割,年均产金5.8吨;6月,并购在产的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大型金矿,年均产金5.5吨。同时,其旗下的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2024年产金7.5吨,2025年计划提升至10吨/年,较原产能增33%;波格拉金矿2025年复产,预计贡献权益产量5吨/年;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等提升采选能力,确保年度产量目标。
国内方面,紫金矿业参股的山东海域金矿已于6月底实现选矿厂带水试车。该项目设计采选规模为12000吨/日,服务年限23年,建成投产后年平均产黄金15-20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矿山。目前,紫金矿业持有山东海域金矿30%股权,且持有招金矿业20%股权,合计持有权益约44%。
紫金矿业2025年计划生产矿产金85吨,同比增长16.4%;2028年的目标是100-110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0%。
铜板块方面,增量主要来自紫金矿业旗下三大铜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2024年产铜43.7万吨,2025年三期选厂达产,产能提升至60万吨/年,远期目标是通过技改扩至80万吨/年。巨龙铜矿目前已建成16万吨产能,二期20万吨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35万吨/年,到2030年实现年产铜60万吨。塞尔维亚博尔铜矿2024年合计产铜29.29万吨,技改完成后产能提升至45万吨/年。
此外,西藏朱诺铜矿规划产能9.9万吨/年,2026年投产;秘鲁La Arena二期规划产能铜10万吨/年、金3.8吨/年,2028年投产。
紫金矿业2025年计划生产矿产铜115万吨,同比增长7.5%;2028年计划达到150万-16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10%。
洛阳钼业核心聚焦铜、钴品种。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铜、钴两大品种短期2025年产量预计中值为63万吨、11万吨,与2024年基本持平,长期来看预计2028年产量分别为100万吨、10万吨,2024-2028年铜CAGR为11%,其中铜主要来源核心项目TFM/KFM增产。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TFM西区和KFM二期开发,逐步落实五年规划目标。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