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华为相继发布新品,哪些厂商将受益?

2025年09月23日 09:5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胡 楠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产品,华为发布第二代三折叠手机,iPhone通过VC均热板与超薄钛合金中框实现散热与结构创新,华为三折叠屏凭借双铰链设计与柔性屏幕技术突破持续领跑国内折叠屏市场。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刚亮相,iPhone17系列便紧随发布。前者拥有“内折+外折”双铰链、麒麟9020国产芯片,后者则靠VC均热板散热、超薄合金中框提升用户体验,一场高端机市场的竞速正同步引爆国内产业链。

据Choice数据,最近一个月,水晶光电、深南电路、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华勤技术等多家消费电子企业获得投资机构的“拜访”。其中,蓝思科技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2025年新机规模量产工作已在6月开始,公司已经达到满产状态。

对此,招商证券、浙商证券等多家机构认为,消费电子板块进入产品密集发布期,苹果、华为产品的升级将推动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相关产业链公司将从中受益。


散热、结构件是增量

2021年至今,iPhone创新呈现渐进式特征。例如,iPhone 13 Pro的120Hz高刷晚于安卓旗舰机3年;iPhone 15换用USB-C接口,实为响应欧盟新规而非主动创新,且传输速度仍落后于安卓旗舰机。另外,在折叠屏、卫星通信等前沿领域,苹果始终慢于华为、三星等厂商。

据浙商证券研报,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同样没有太大的升级,不过,外观改变和性价比提升却是超出了市场预期。其中,iPhone 17 Pro主要亮点为散热升级,该机搭配全新VC散热,散热性能比前代钛提升了20倍;iPhone 17 Air的亮点为超薄钛金属外观,机身厚度仅为5.64毫米,整机钛合金机身。因此,在此次iPhone 17系列产品中,外观结构件、散热结构件环节的价值量将得到提升,其相关供应商将从中受益。

据慧博投研数据,果链诸多上市公司中从事散热、结构件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其中,领益智造兼具散热与结构件业务,在消费电子散热领域,领益智造公司已具备热管、VC均热板、空冷与液冷散热模组、石墨片、导热垫片等多种散热材料和模组的研发生产能力。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热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1.07亿元、2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0%、7.21%。据开源证券研报,领益智造VC均热板产品已覆盖消费电子头部主流客户。2025年6月26日,小米推出最新旗舰级MixFlip2,搭载领益智造独家供应的0.2mm超薄新工质VC方案,显著提升低温环境下的散热效率,同时压缩机身厚度。

另外,Redmi K Pad搭载的超大面积铝基VC技术也由领益智造参与研发并助力项目落地,该技术成为行业首次在平板、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实现导热效率75.00%的飞跃式提升,设备表面握持温度可直降4℃。

据西部证券研报,蓝思科技自2006年起与苹果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并成为其玻璃盖板等核心结构件供应商。2020年至2024年,公司对苹果的销售额由203.10亿元增至345.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0%。

2020年,为了拓展金属结构件业务与手机中框中高端市场,蓝思科技旗下蓝思国际以99.00亿元的价格收购可成科技旗下可胜科技、可利科技的100.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蓝思科技将上述两公司合并为蓝思精密,主要负责加工铝、镁和锌等各式新型合金材料及制品、高技术复合材料制品、金属冲压件、手机中框等,大幅提升蓝思科技合金机壳、背盖组装件、产品模具等产品产能。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蓝思精密营业收入为102.11亿元,净利润为4.10亿元,公司已成为蓝思科技重要的利润来源。

立讯精密虽以整机组装为主,但其结构件业务同样突出。据国盛证券研报,2020年,立讯精密通过收购江苏纬创、昆山纬新,切入大客户手表、手机整机组装。随后通过控股日铠电脑,拓展Top Module、金属结构件能力。

在消费电子领域,立讯精密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构建了从零组件、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生态。据财报数据,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分别为2240.94亿元、97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5%、14.32%。


折叠机不断迭代

据CINNO Research数据,时隔近一年,华为第二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于9月4日正式亮相,这标志着折叠机正在从“高端尝鲜”向“大众主力”机型转折。继2024年发布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之后,华为至今仍是世界唯一实现三折叠手机量产与迭代的品牌。

作为折叠屏市场的领军者,2025年上半年,华为在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据IDC数据,其以374万部的出货量占据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75.00%的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另外,自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华为成为首个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的中国手机品牌。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974万部,同比增长3.30%。预计到2029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20万部。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铰链系统、屏幕、结构件技术是华为三折叠手机得以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核心,也是确保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安全性和耐用性关键所在。

据CINNO Research数据,华为折叠屏手机屏幕的供应商为京东方A、维信诺;铰链供应商为科森科技、精研科技、宜安科技;结构件供应商为瑞声科技;UTG柔性玻璃供应商为凯盛科技等。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京东方全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为5.70亿片,同比增长2.50%,以25.8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柔性AMOLED出货量约为1.40亿片,以15.7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稳居国内第一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京东方独家供应Mate X系列屏幕,其中B12工厂专门为华为扩展,预计2025柔性屏出货量将达到1.00亿片。

维信诺面板出货量略低于京东方,2024年,其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4.40%,位居全球第三的位置。另外,根据财报显示,维信诺拥有两条柔性AMOLED生产线,分别为固安第6代AMOLED生产线与参股的合肥第6代AMOLED生产线。前者产能持续释放,稼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后者量产搭载低功耗动态刷新率技术、折叠等新技术的产品,并已供货了多款高端产品。

铰链环节方面,精研科技是国内首家MIM行业的上市公司,是全球MIM头部企业之一。目前,公司主要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大批量提供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及组件产品。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精研科技为华为Mate X系列提供超薄铰链,重量较上一代减轻15.00%。

宜安科技非晶合金产品已在折叠屏手机铰链等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国内多家知名手机终端提供多款非晶合金铰链结构件,成为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具体来看,公司是华为液态金属独家供应商,液态金属铰链强度是传统钢材的3倍,已应用于华为Mate X系列内屏转轴;科森科技自2019年便与华为合作研发折叠屏技术,并成为华为Mate XT重要供应商。除此之外,双方还在笔电、穿戴设备等业务中进行合作。

UTG盖板环节,根据蓝思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已掌握UTG和CPI等折叠屏的核心制造工艺,具备保护膜及贴合、铰链、钛合金中框及玻璃背板等关键配套部件及相关贴合组装能力,已为国内大客户批量供应UTG和CPI屏。

凯盛科技联合中研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据民生证券研报,其产品已在华为昆仑玻璃上得到应用。

中框结构件方面,根据潮电智库数据,瑞声科技供货华为Mate XT中框产品,该款三折手机采用了新开发的金属中框,结构件部分的创新难度显著高于主流两折手机,中框价格是直板旗舰的3倍以上。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