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反内卷,价格托底与整合并行

2025年08月12日 09:0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胡 楠

快递行业开启第二轮“反内卷”,与前次不同的是,此轮更聚焦轻小件托底价格,而非全面上调价格。另外,申通快递3.62亿元现金收购阿里旗下丹鸟物流全部股权,快递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快递行业开启第二轮“反内卷”,7月17日,浙江义乌率先落地涨价措施,区域最低价标准由每票1.10元提升至1.20元。预计8月初,华南地区也将跟进涨价措施。

7月25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的方式收购丹鸟物流100.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3.62亿元,该笔交易被市场定性为国内快递行业通过并购整合缓解激烈的竞争。

另外,国家邮政局于7月8日明确表态,坚决反对快递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末端服务质量;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再次提及依法治理“内卷式”竞争。

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需要指出的是,与前一轮“反内卷”涨价不同,此轮“反内卷”核心或在于对轻小件实施托底价格,以及对大客户最低价格进行管理。


两次反内卷,侧重点不同

在此之前,快递业曾有一次反内卷。2020年3月,极兔速递将业务从东南亚拓展至中国快递市场,在电商平台拼多多货量的支持下,开启“低价换份额”策略。据极兔速递招股书数据,2020年,其中国地区收入金额4.79亿美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20%;次年,极兔速递中国区收入快速增至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5.5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5.00%。

价格与成本方面,2020年至2021年,极兔速递中国区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件、0.26美元/件;中国区平均单票成本分别为0.51美元/每单、0.41美元/单。低价格与高成本叠加,导致其中国区业务大幅亏损。同期,极兔速递中国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0.40%、-55.90%。

为了应对极兔速递的低价竞争,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快递公司被迫跟进降价,各家快递公司在义乌地区实施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据金华邮管局官网数据,2021年8月,义乌单票快递价格已经跌至2.64元/票,较2020年高点的4.48元/票下降了1.85元,下降幅度为41.20%。

另外,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至2021年,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单月最低单票价格分别为2.02元/票、2.01元/票、1.95元/票,较2020年高点分别下降31.30%、33.40%、40.90%。

2021年3月,第一次反内卷开启。据华源证券数据,义乌率先实施价格监管,制止恶性价格竞争;当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打击“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的行为。同时,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

“通达系”快递企业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并于2021年9月1日上调快递员派送费0.1元/票,并传导至快递价格上涨。据长江证券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义乌快递平均单票价格由2.64元/票增长至3.38元/票,涨幅约为28.30%。

不过,随着监管逐渐淡出,快递行业于2023年再次进入价格竞争的传统路径。据长江证券研报,2023年2月,由头部快递企业率先开启增量返利政策,谋求更高份额。各家快递公司快速跟进,快递行业再次出现激烈的价格战。

2023年四季度,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平均单票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50%、9.00%、16.40%、15.20%;2024年,“通达系”平均单票价格继续走低,其中,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单票平均价格跌至2.00元/票;2025年上半年,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平均单票价格分别降至2.19元、1.94元、2.00元,同比分别下降7.00%、8.60%、5.00%。

为了推动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次“反内卷”开启。据华创证券研报,7月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反对“内卷式”竞争;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就依法依规治理“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据国信证券研报,7月17日,浙江义乌率先落地涨价措施,区域最低价标准由1.10元提升至1.20元。预计8月初,华南区也将跟进涨价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轮“反内卷”与第一轮略有不同,本轮采用托底价格的方式对轻小件、大客户最低价格进行规范。

据兴业证券研报,2024年以来,国内快递行业件量结构发生变化,轻小化成为行业趋势,低均重件量加速增长;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在2024年报中也表示,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的新兴直播电商平台近年持续蓬勃发展,驱动消费场景碎片化、商品轻小化的趋势显著,带动快件寄递需求进一步释放,轻小件、逆向件成为快递业务增长重要助力。

为了应对行业轻小件趋势,市场开始针对性地将价格政策导向轻小件,并推出特价政策。据兴业证券研报,特价政策一般针对日均发件量大、货品均重较小的包裹,其价格是市场价格最低点。而且,行业轻小件比例提升也带动价格结构性下降。

另外,快递属于重资产行业,“通达系”主要采用自营运转中心和加盟商负责末端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规模效应,随着单量的增加,转运中心和运输车辆的固定成本被摊薄,单票平均成本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冲掉单票价格下降对业绩的负面影响。

据Choice数据,2022年至2024年,申通快递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出的现金分别为35.92亿元、28.57亿元、32.54亿元;韵达股份该项目支出金额分别为35.24亿元、25.71亿元、24.35亿元;中通快递购买物业及设备支出的现金分别为70.67亿元、65.29亿元、52.08亿元;圆通速递资本开支分别为47.00亿元、49.00亿元、67.00亿元。

从数据来看,“通达系”各家公司均保持较高强度的资本投入,为快速降低单票平均成本,并抢占市场份额,各快递公司更倾向于采用降价策略。因此,兴业证券等机构认为在平均单票价格未跌破成本的情况下,类似2021年的全网大幅提价落地难度较大,此轮反内卷对低价件托底信号更为明确。


并购反内卷

国家邮政局近年来持续鼓励快递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强强联合、加强核心资源整合。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部门也推出一系列监管政策,明确提出“支持传统商业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资源整理,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

7月25日,申通快递发布收购公告,拟以现金的方式收购菜鸟供应链、阿里创投、阿里网络所持有的丹鸟物流100.00%的股权,交易价格为3.62亿元。

收购公告显示,丹鸟物流主要从事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在全国拥有59个分拨中心与2600余家网点构成的品质快递网络。其通过该网络为天猫、天猫超市、淘宝店商品平台及消费者提供上门揽收、中转配送、逆向配送等服务。

据中信建投测算,在收购丹鸟物流后,申通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增至13.50%,替代韵达股份进入快递行业前三。另外,该笔收购还想增强申通快递在逆向退货场景的揽派竞争力。

2024年,在电商退货件市场,丹鸟物流拥有15.00%的市场占有率,日均件量约为400万件。双方融合后,申通快递市场占有率将增至18.00%,成为电商退货件市场第三大服务商,仅次于顺丰和京东物流。

另外,电商平台为了保证消费者体验,逆向退货快递能够给到快递公司相较于正向快递2倍甚至更高的价格。中信建投研报,目前电商退货件市场平均单票价格在5元至8元之间,高于普通电商件的3元至4元。对于以经济型快递业务为主的申通快递来说,交易完成后,其产品结构、单票价格将得到优化提升。

需要关注的是,丹鸟物流起网时间较短,业务体量尚在爬坡阶段,规模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公司盈利能力较弱。2024年及2025年1月至4月,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23.51亿元、29.65亿元,净利润为2012万元、-2.34亿元,经营活动净额分别为-12.31亿元、-2.79亿元。

收购完成后,申通快递需要帮助丹鸟物流降低成本,解决亏损争夺中高端快递市场的难题。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