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紧“国运牛”

2025年08月18日 17:2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谢长艳 编辑丨林伟萍‍‍‍

进入8月以来,沪指持续上行并实现八连阳。8月13日,沪指开盘即突破3674点,跨越去年10月8日的前期高点,当日收于3683点,创下2021年12月以来的新高,A股全天成交额更是达到2.18万亿元。8月14日,沪指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 

跟紧“国运牛”

从多项指标观察,牛市特征正日益凸显。

首先是新开股票账户数量。今年7月新开户数接近200万户,较前几个月出现明显增长。 

其次是新基金发行量。随着市场回暖,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显著提升,多只新基金首发规模突破10亿元,这与去年同期多只基金发行失败的冷清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伴随成交量的持续放大,两融余额也逐步攀升,时隔十年再度回归2万亿元以上。针对市场是否见顶的担忧,需要客观分析:当前市场总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由于过去十年新股持续上市扩容叠加资金量显著增加,尽管沪指当前处于3600多点,但总市值已超过当年沪指5000点时的水平。因此,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更多体现的是投资者信心回升,与市场见顶并无必然联系。 

从资金面看,居民存款总额已达160万亿元,而银行存款利率仍在持续下调,庞大的资金正在寻找更优投资出口。在楼市黄金投资期落幕之后,股市有望迎来新的黄金投资周期。“水往低处流”的资本逻辑下,与美股高估值形成对比的是,A股和港股估值仍处于相对底部区域,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具备较强吸引力。 

不少投资者习惯紧盯经济数据,但在牛市初期,经济数据未必亮眼。正因如此,国家才会推出多项政策组合拳刺激经济,而股市往往走在经济数据改善之前。去年新“国九条”的出台,已充分彰显国家稳定股市的信心与决心。而股市的走强又将反哺经济,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在这一逻辑支撑下,证金、汇金、社保等“国家队”已大举入市,今年二季度中央汇金持续大幅增持,投入真金白银达1944亿元。不仅如此,近期外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入开始加速,据摩根士丹利的统计,7月外资基金净流入A股27亿美元,远高于6月份的12亿美元。 

随着我国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见效,经济数据有望持续改善,外资加速流入A股和港股市场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从中长期视角看,全球资本再平衡将为A股和港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两大市场有望获得更多外资加持。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曾表示:“当下是中国最好的时代。”9月份的大阅兵将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而在美国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国运牛”正逐步走向成熟。 

牛市中,错过机会本身就是风险。大牛市的全面到来固然需要经济数据的全面好转,但彼时的投资筹码成本也会大幅提高。当下,正是入市的良机。 

(本文刊于08月16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