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金新能:以硬实力推进阴极辊国产替代,重构铜箔产业新格局

2025年08月26日 09:1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近年来,以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飞速发展,一些处在上游产业链关键领域的头部公司紧抓市场机遇,进入了成长快车道,泰金新能就是其中之一。泰金新能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的地方国有企业,公司深耕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聚焦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等高景气度领域,凭借着科技硬实力、市场影响力等多重优势,不断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阴极辊国产替代领导者

领先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

8月22日,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金新能”)更新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上会稿)。作为一家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领域的企业,公司可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5项国家级创新平台认证。

依托“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四大技术创新,泰金新能构建了绿色电解成套解决方案、高性能电极材料和密封连接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从细分业务来看,公司覆盖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钛阳极等核心设备,具备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能力。

作为电解铜箔生产中的关键核心装备,阴极辊长期以来被海外企业垄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铜箔产业的发展。对此,泰金新能凭借自研核心技术成功实现阴极辊的国产替代。2024年,公司阴极辊出货量达365台,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5%,位居国内第一。

事实上,泰金新能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已经在大直径阴极辊技术、极薄铜箔生产等多个维度上突破“卡脖子”难题。资料显示,公司大直径阴极辊技术实现全球领先,自主研发的3.6米阴极辊为全球首台最大直径设备;独创钛材强力旋压成形、晶粒细化处理等核心技术,能够有效解决3.6米直径阴极辊制备难题,实现高稳定性生产;在生产难度更高的极薄铜箔方面,公司目前能够实现4-6μm极薄铜箔的稳定生产。

在技术突破、产品优势等加持下,目前泰金新能已与国内多家铜箔生产头部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如德福科技、铜冠铜箔、嘉元科技等;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匈牙利、卢森堡等多家境外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业务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分步收款”,而这一模式具有多维度的特性与影响,一方面能够体现公司商业模式独特性与产业链强势地位。在铜箔设备制造行业,产品具有定制化程度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以销定产”可以更加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发和生产。“分步收款”则为客户提供了灵活的资金安排选择。泰金新能能够获得这些头部企业的认可和订单,并且让客户愿意提前支付资金锁定产能,足以证明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公司财务数据中的负债率水平升高,2022年~2024年,公司负债率均在80%以上,而合同负债成为了抬高负债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客户提前支付的资金会形成合同负债,这部分资金虽然在账面上表现为负债,但实际上是公司未来需要交付产品和服务的预收款。而剔除合同负债因素后计算实际负债率,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剔除合同负债因素后,泰金新能实际负债率仅约40%,整体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硬科技实力、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背后,是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从绝对金额来看,公司的研发投入正呈现长期稳健增长态势。2022年~2024年,泰金新能研发费用累计1.5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8.31%。得益于高研发投入,公司专利成果也正在密集兑现,公司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8项(含2项美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9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多项技术研发上均为行业“突破型”,如公司承担的科技部“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项目,将推动我国芯片封装用铜箔厚度突破1.5μm,打破海外垄断。

铜箔多元化发展打开成长空间

多极发力驱动增长韧性

铜箔产业具有细分属性强、对应下游赛道广的特点。从下游角度来看,驱动铜箔产业发展的多个核心赛道正在开启长周期、高景气发展周期,比如新能源。目前,锂电铜箔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带动,整体呈现向好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产品业态进一步驱动了锂电铜箔的极薄化、高强度化以及高端化发展,而这为锂电铜箔设备环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除了新能源,电子电路领域也是拉动铜箔需求的另一核心赛道。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大模型有力推动了算力需求的爆发,叠加5G、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高多层数、高阶HDI及高频高速PCB(印制电路板)的需求增长,这对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如RTF、HVLP铜箔)的市场需求构成了有力推动。

泰金新能聚焦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两大核心赛道,高端极薄铜箔、超薄铜箔以及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已经稳定供货国内大部分电解铜箔生产厂商以及部分国外厂商,有效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电解铜箔需求。凭借对行业机会与需求的精准捕捉、设备高端化布局、技术协同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等,公司正展现出多极驱动下的强劲增长韧性。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7.78%,长期稳健的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强化。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将研发费用与公司营收对比来看,该比值在2022年~2024年分别为3.74%、2.91%、3.27%,从表面数值看相对并不高,但这更多与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导致研发投入占比被“稀释”有关,为企业扩张期的常有现象。

在产业转型与产品迭代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泰金新能作为占据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的市场参与者,显然已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通过过硬科技实力,泰金新能已牢牢掌握核心产品高端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高效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推动国产替代进程的同时,更是构建起定义全球铜箔装备标准的“泰金模式”。

科创板自开通以来,持续担当服务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的重要核心角色,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创板通过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制度创新及产业集聚效应,为国家重大技术自主化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此次开启申报科创板进程,泰金新能将有望借助资本之力进一步形成“技术突破—产品迭代—生态布局”的产业闭环。与此同时,泰金新能未来将持续深化创新研发以及产品品质提升,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引领方向,进一步向全球电解技术领导者迈进。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