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不断,“脑机接口+医疗”产业链商业化加速

2025年08月26日 09:2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杜 鹏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政策有望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发展,产业链各环节有望长期受益。


脑机接口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应用最大的细分领域。券商研报指出,脑机接口作为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有望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及投资机会。


脑机接口政策再加码

《意见》总体思路指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继北京、上海等地提出之后,此次工信部等七部门再次提出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的目标,彰显卡位全球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性。脑机接口政策再次联合发布支持,未来有望政策、资本、技术三振,产业曙光更亮,研发与商业化趋势有望持续加速。

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行业的政策利好不断,支持性政策在产品注册、医保支付、行业标准等层面均有体现。

产品方面,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设立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3月,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有望通过创新器械绿色通道实现更快注册审批。

在支付端方面,2025年3月,医保局在《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次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三个价格项目,目前在湖北、浙江等地率先落地。国金证券认为,在医保立项支持下脑机接口产品有望从临床试验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以上政策和措施的逐步落地,有望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商业化市场空间大,国内厂商走在全球前列

脑机接口概念首次在1973年被提出。1973-1992年为基础研究期,特点是基础理论得到发展,P300、SSVEP、运动想象等范式诞生。1993-2012年为实验验证期,特点为上中游逐渐成熟以为科研实验提供技术和设备,实验的广泛开展使得技术不断积累和迭代。2013-2022年为应用萌芽期,特点为应用解决方案出现和增多,应用范围由医疗扩展到非医疗。

2023年开始进入应用普及期。国金证券预计,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应用解决方案效果良好,多类解决方案走向成熟商用”的目标。上海证券也指出,全球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

根据Precedence的数据,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2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到29.4亿美元。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

一方面,广泛应用带来新的增量市场。其中医疗市场或将超过百亿美元,非医疗市场潜力更是值得期待。仅医疗领域据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全球潜在市场规模400亿美元,其中,严肃医疗150亿美元,消费医疗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0%。

另一方面,是取代传统应用带来市场增长。当前全球神经药物类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美元,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药物替代方面具有潜力。国金证券指出,脑机接口有望瓜分该市场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份额,即全球市场最少136亿元,中国市场最少100亿元。此外脑机接口技术还有巨大潜力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脑机接口按照信号采集方式通常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大类别。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通过外部设备采集脑电信号,无需手术植入电极,由于安全且可扩展的特性,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脑机接口技术,全球市场占比达到 81.8%。


多只个股受益

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发展,多只个股有望受益于此。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脑机接口政策再次联合发布支持,未来有望政策、资本、技术协同发力,产业曙光更亮,研发与商业化趋势有望持续加速,建议关注麦澜德、翔宇医疗、诚益通、创新医疗、三博脑科等。

上海证券研报指出,脑机接口行业适合中长期布局,需重点关注应用场景拓展、技术迭代及稳定性、市场需求及量产能力等要素。关注核心技术突破方向如信号获取、通道数提升等,跟进行业研发及产品推新,销售渠道拓展情况。建议关注已上市的脑机接口企业: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翔宇医疗、诚益通、岩山科技等。

在上述标的中,市值排名靠前的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创新医疗、翔宇医疗,以8月18日收盘价计算的市值分别为118亿元、99亿元。

创新医疗2021年初参与投资设立了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博灵脑机40%的股权。博灵脑机专注于中风偏瘫人群康复训练与生活辅助器具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开发出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B端产品(上肢外骨骼主动康复训练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偏瘫患者的主动运动意图,使其患侧肢体的被动训练与主动运动意图相匹配,能有效提升康复训练效果。目前,B端产品已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医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上半年完成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工作。

博灵脑机C 端产品(上肢运动功能辅助与增强系统)主要针对中风偏瘫患者出院后的居家日常生活场景使用,不受时间、场地和训练时长等传统院内康复训练手段的限制。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陆续实现上市销售。

翔宇医疗布局脑机接口较早,为现阶段的重点研发方向,目前聚焦非侵入式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应用。技术方面,公司拥有核心算法知识产权,自主研发高精度多模态脑机接口康复设备,立足解决临床适用需求。

目前,翔宇医疗已成立 Sun-BCI Lab 脑机接口实验室,聚焦五大研发方向。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该实验室突破三大技术瓶颈,包括柔性电极技术、AI 解码算法和闭环反馈系统。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患者神经重塑效率提升 40%,ASIA 脊髓损伤评分平均提升1.2 级。在运动康复领域,翔宇医疗布局包括脑控-上下肢被动康复训练仪、脑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脑控-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脑机接口吞咽电刺激系统等。

两者均受到资本市场追捧。2024年8月至今,创新医疗股价从5.8元最高涨至27.65元,翔宇医疗股价从21.45元最高涨至68.98元,过去一年间最大涨幅分别为377%、222%。

8月9日,创新医疗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下滑1.6%,归母净利润亏损0.11亿元,同比减亏29.12%。业绩预告称,本报告期得益于医保回款同比增长引起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等原因,公司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翔宇医疗尚未发布2025年中报。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44亿元、1.0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8998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02%,净利润同比下降41.26%。

除了上市公司以外,上海证券还建议关注脑机接口行业未上市及处于上市进程中的企业,包括强脑科技、脑虎科技、脑陆科技、博睿康、景昱医疗、阶梯医疗、柔灵科技、念通智能等。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