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的历史演进与当下困局

2025年08月26日 10:1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奥巴马任期8年,债务从10.6 万亿增至19.9万亿美元;特朗普第一任期,债务规模扩大至27.8万亿美元,4年增长7.8万亿美元;拜登任期结束时,债务总额已达36.2万亿美元,4年增长8.5万亿美元。债务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第一个12万亿美元用时超200年,第二个12万亿美元约10年,第三个12万亿美元仅不到5年。截至2025年8月22日,美债规模达37.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利息负担正持续加重,2024 财年净利息支出达约 8811亿美元,同比增长 33.9%,在总支出中的占比已超 13%。7月9日特朗普发文指出,美联储当前利率至少偏高 3 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每年会给美国造成 3600 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

美债的发行历史和演变脉络是怎样的?债务增长背后存在何种逻辑?当前美债又面临哪些困境?

一、美债的发行历史和演变脉络

美债的起源(19世纪以前):美国政府债券的起源可追溯至独立战争时期,从1790-1800年联邦政府债务由7106万增至8298万美元,与GDP比值由36.8%降至17.1%。当时临时政府“大陆会议”及各州为筹集战争资金已开始发行债券,到1783年债务总额达4300万美元。1789年生效的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以美国信用借款。此后,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推行“债务重组计划”,将各州战争债务整合为联邦国债,并于1790年发行首批公债。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美国公共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正如汉密尔顿所言:“国债,如果不是过度的,对我们来说将是国家的祝福。”

美债的早期发展(19世纪):债务发行需经国会批准,“小政府”财政收支总体平衡,债务增速偏慢,1801-1900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8304万美元增至21.4亿美元,与GDP的比值保持在0-32.3%之间。内战以前,在杰斐逊主义“有限政府”理念支撑下,联邦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财政收支主要“量入为出”,债务增速较低。1835-1836年,联邦政府债务一度接近清零,至1860财年债务余额约6484万美元,略低于19世纪初期,债务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此前财政年度与自然年度重合,从1842年开始财政年度周期定为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1861年美国内战时期,政府债务激增,到1865年战争结束时,财年债务规模达到26.8亿美元,是五年前1860财年6484万美元的40多倍。战后美国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债务规模有所下降,到1893财年降至15.5亿美元。1869财年美国债务占GDP的比重最高升至32.3%,此后债务减少叠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增长,1900财年比重约为10.1%。

美债的快速扩张(20世纪):美债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成为美国应对各类重大危机时的关键手段。1901-2000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21.4亿美元增至5.7万亿美元,与GDP比值保持在7.1%-119.1%,二战达到顶峰后有所缓和。具体而言,债务快速上涨阶段包含以下几个时期。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29亿美元增至274亿美元,与GDP比值最高升至34.6%。在1917年美国向德国宣战18天后,《第一自由债券法案》授权以3.5%的利率发行价值50亿美元的债券,最初被称为“自由债券”。同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二自由债券法案》,确立了国债的限额发行制度,允许财政部在法定限额内不经过国会批准发行美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债务下降至1930财年约162亿美元。二是大萧条期间,1929-1939财年,国债由169亿美元增至404亿美元,与GDP的比值最高升至43.3%。为应对经济衰退1933年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复兴、救济和改革措施,债务规模迅速增长。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共债务法案》,取消各类债务上限,改为设定统一上限。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490亿美元增至2587亿美元,债务首次超过GDP比值达到114.1%,1946财年进一步升至阶段性高点119.1%。据CRS2010年发布的《美国重大战争的成本》报告显示,1941-1945年的战争支出高达2960亿美元。四是20世纪70年代后,1970-2000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3709亿美元增至5.7万亿美元,期间债务与GDP的比值最高为1995年的65.8%。受两次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财政推行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此后,1979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推行激进加息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于1980年底升至约20%,1979-1982财年净利息支出平均同比增速约24.5%。从1977年起,财政年度改为从10月1日开始,到次年9月30日结束。1981年里根政府推出《经济复苏税法》,大幅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海湾战争、美苏军备竞赛等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压力。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从1970财年美债余额由3709亿美元增至1995财年5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10.9%。90年代末,一方面互联网革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克林顿签署《福利改革法案》、《平衡预算法案》,财政赤字明显改善,债务增速放缓。

美债的加速膨胀(21世纪):债务滚雪球式增长,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融资工具。2001-2024财年,联邦政府债务由5.8万亿美元增至35.5万亿美元,与GDP比值最高升至2020财年126%。一是小布什任期(2001年1月-2009年1月),债务由5.7万亿美元增至10.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124亿美元。采用“减税+增支”的财政政策,先后出台《经济增长与税收减免协调法案》、《就业与增长税收减免协调法案》,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等刺激经济,巩固了后续“选票导向型”财政政策方向。同时,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爆发,战争与反恐等军事开支明显增加。据CRS2010年发布的《美国重大战争的成本》报告显示,伊拉克战争2003-2010年成本高达715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2001-2010年成本约2970亿美元。任期末期遭遇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0月出台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二是奥巴马任期(2009年1月-2017年1月),债务由10.6万亿美元增至19.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2万亿美元。第一任期主要应对危机,债务年均增长约1.5万亿美元。经济衰退致财政收入下滑,叠加《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大规模刺激计划,赤字靠发债弥补,2009年赤字同比增长208%。第二任期控制预算支出,债务年均增长约8800亿美元,增速放缓。通过增税、控医疗费用、自动减赤等法案,减轻财政压力。三是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年1月-2021年1月),债务由19.9万亿美元增至27.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万亿美元。2017年12月出台《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降低企业所得税率、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遗产税豁免额。2017-2018财年,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由17.1%降至16.3%。此外,2020年3月出台《新冠病毒援助、纾困与经济安全法案》涉及约2.2万亿美元疫情紧急援助,2020年12月出台《新冠纾困法案》涉及约9000亿美元财政援助,2020年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当年增加约4.5万亿美元。四是拜登任期(2021年1月-2025年1月),债务由27.8万亿增至36.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1万亿美元。2021年1.9万亿美元《美国救援计划法案》,2021年1.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2年7500亿美元《通胀削减法案》等出台,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压力。此外,2023-2024年美联储紧货币作用下,债务平均利率明显上升,利息支出占比快速增长。2023财年联邦债务利息支出为0.88万亿美元,平均利率约2.97%;2024财年联邦利息支出继续增至1.13万亿美元,平均利率为3.324%。

二、美债当下面临的困局

一是当前美债规模庞大。2024财年,联邦政府债务余额35.5万亿美元,与GDP比值123%。国际上,美国是全球政府债务规模最大的国家,该比值低于日本(220.8%)、希腊(181.6%),但高于德国(60.0%)、法国(108.6%)等多数主流国家。纵向对比自身,当前水平略低于2020财年(126.4%)和2021财年(123.6%),仍处较高区间。趋势上,据2025年3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32财年该比值将超130%,2055财年达169.3%。

二是债务螺旋式上升,美债规模增速难以放缓。2022-2024最近三个财年债务平均增速超2.3万亿美元/财年,约64.3亿美元/天。较2017-2019财年平均1.05万亿美元/财年,约28.7亿美元/天增速翻倍。从债务结构来看,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征。2024财年,医疗保险、社保等强制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60.1%,较2008财年上涨约6.7个百分点。这类支出因与社会福利体系紧密相关,削减难度较大,呈现“易增难减”的刚性特征。从政治诉求上看,以“选票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尽管两党侧重点不同,但都倾向于宽财政刺激经济增长、赢得选民支持。根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2025年对50岁以上人群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民意调查显示,9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决定选举投票时社会保障很重要,86%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决定选举投票时医疗保险很重要。当前,“大而美”法案“赤字前置、减支后置”特征明显,推动债务规模继续上升。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法案预计将美国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7月份贝森特曾明确表示倾向于更多依赖短期债务融资。

三是美债需求面临一定收缩压力。美联储的缩表进程仍在持续,进一步对美债需求形成压制。2022年美联储启动缩表前,其持有的美债规模峰值曾接近5.8万亿美元,占美债总规模的比例约为19%;截至2025年8月20日,经过持续缩表,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已降至约4.2万亿美元,较峰值减少约1.6万亿美元,占比降为11.3%。从主要外国投资者来看,减持美债仍是大趋势。截至2025年6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约为9.1万亿美元,占美债总规模的比例约为25%,较2019年末29.5%的占比下滑。具体到主要持有国,截至2025年6月末,日本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持仓规模为11476亿美元,今年以来小幅增持,但较其历史高点减少约1779亿美元;我国持有美债7564亿美元,较高点下降了5603亿美元。美债避险资产属性弱化,进一步削弱了对美债的长期需求。美国频繁使用单边金融制裁工具,美元国际信誉不断消耗,同时关税战美国贸易逆差的结构变化,也将影响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的能力和意愿。

四是利息支出负担不断加剧。从规模上看,2024财年美债利息支出高达1.13万亿美元,截至今年7月利息支出已达到1.02万亿美元,我们预计2025财年利息支出将突破1.2万亿美元。从占比上看,1962-1996财年随着债务规模扩大,净利息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6.4%升至15.4%;此后随着其他支出快速增长以及低利率环境影响,占比持续下降,2021财年最低降至5.2%。2022财年以来,净利息支出占比迅速回升,2024财年净利息支出约占总支出的13.1%。利息支出占比过高已经影响到债务的可持续性。2025年5月16日,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穆迪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这是继2011年8月标准普尔、2023年8月惠誉之后第三个调降美债评级的国际主流评级机构。

证券研究报告:《美债的历史演进与当下困局——美国系列深度研究之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25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夏磊

SAC编号:S0350521090004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存在差异;对数据理解存在偏差;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国际经验的适用性;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