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螳螂(002081.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28亿元,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3.95%;扣非净利润达3.31亿元,同比增长14.19%。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05%。同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整体业绩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战略执行力。
全产业链协同与品牌实力构筑护城河
作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金螳螂始终以室内装饰为核心,通过整合内装、土建、幕墙、机电、软装、景观及洁净工程等多元专业,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凭借“一次性委托、全方位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高端酒店、公共建筑、城市更新、EPC总承包、洁净科技及数字化服务等领域持续拓展,品牌实力屡获认可。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荣获144项“鲁班奖”及559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旗下HBA更是全球酒店室内设计领域的顶尖品牌,为公司的国际化与高端化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直以来,金螳螂坚持通过深化区域深耕策略,整合属地营销、设计与施工资源,逐步构建起区域市场的竞争壁垒。2025年上半年,广东和四川地区订单分别实现79%和65%的高速增长,“五省两市”已成为公司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动力。公司计划在3–5年内,成为各核心区域市场的龙头优势企业,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城市更新与洁净科技:战略新蓝海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建筑装饰行业的新增长点。金螳螂将城市更新作为战略重点,提供从策划、设计到建设与运营的一体化服务,覆盖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焕新、历史街区保护及酒店升级等多个维度。公司依托设计领先、区域深耕、EPC总承包和装配式装修等核心能力,结合BIM平台与供应链资源,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苏州开明大戏院、杭州亚运公园、武汉民众乐园、喀什高台民居等一系列标杆项目,以及北京华尔道夫、杭州西湖国宾馆等高端改造工程,均体现了金螳螂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
洁净科技是另一大有潜力的战略板块。金螳螂专注于为半导体、锂电池、生物医药等行业提供洁净室系统集成建造服务,已取得特种设备工业管道(GC2)资质及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致力于打造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到智能运维的一站式EPC服务能力。目前公司成功承接了多个重大项目,如格科半导体12英寸CIS集成电路项目、苏州纳米城第三代半导体EPC项目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进一步拓展电子洁净室市场。
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与工程技术优势
数字化转型是金螳螂提升运营效率和工程品质的核心手段。公司构建了以项目管理指挥中心为核心、BIM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实现对供应链、材料与劳务等环节的精准管控。通过RFID、智能识别与现场监控等技术,公司显著提升了工期、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BIM技术也已实现装饰、建筑、机电、幕墙等多专业协同设计与施工模拟,更年均赋能近百个工程项目,并应用于上海中心、北京大兴机场、北京环球度假区等地标项目,体现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应用能力。
此外,公司积极融合VR/AR、建筑机器人以及AI等前沿技术,不断优化设计效率与施工流程,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同时通过流程优化、原材料直采等方式持续降低成本,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取得国家专利2547项,其中发明专利748项,软件著作权57项。成熟的数字化应用体系与扎实的技术积累,使金螳螂在绿色建造、智能装饰等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国际化布局:设计引领与轻资产出海
在国际化战略上,金螳螂通过收购全球知名酒店室内设计公司美国HBA,确立了“设计先行”的海外发展路径。HBA凭借其覆盖80多个国家的网络及与四季、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的长期合作,为金螳螂注入了高端设计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公司以“高端设计+全产业链施工”为核心模式,聚焦东南亚市场,并逐步辐射至中亚、中东及非洲地区,以轻资产输出完成多个标志性项目,持续提升国际品牌认知度。
在出海策略方面,金螳螂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推行三项关键举措:与中建、中铁等央企总包平台深度绑定实现“借船出海”;借助合作伙伴的全球网络推动协同布局;充分利用HBA的资源导流承接高端项目。不仅如此为支撑国际业务持续发展,金螳螂注重本地化运营与全球资源整合,推行针对性运营策略。在香港引入装配式建造模式以降低成本;在柬埔寨、越南等地通过管理输出和施工团队本土化,深化与当地供应链协同。
如今金螳螂已完成在中国香港、柬埔寨、越南、迪拜等地的属地化布局,逐步积累跨国项目管理与资源整合经验。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实现29%的同比增长,利润率和现金流水平均优于境内业务,已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动力。
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为支撑国际业务持续成长,金螳螂重新组建海外事业部,推行本地化运营,完善风险管理与文化融合机制。未来,金螳螂有望通过整合设计引领、供应链体系等综合优势,不断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并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