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南方市场:新商贸秩序的形成

2025年08月28日 16:3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张积豪‍‍‍ 编辑丨吴海珊

在美国关税增加、国内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大企业正在进入军全球南方市场。目前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额总计达到1.6万亿美元,较中国对美国和西欧合计1万亿美元的出口额多出50%以上。大量的贸易和投资帮助中国企业稳住了进入这些市场的通道。中国与全球南方前20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平均接近于这些国家GDP的20%。 

中国与南方市场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贸易增长速度显著快于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长,尤其是自2018年美国提高对华关税之后。在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对该区域2024年出口总额为7590亿美元,与2015年的3730亿美元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一倍。中国对拉丁美洲和中东2024年的出口额分别在2640亿美元和2190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中国从全球南方国家进口的商品也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南方国家贡献了中国对全球贸易顺差的一半以上(54%),而美国和西欧的总份额占比分别为36%和23%。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不只是在借道全球南方做转口贸易,而且也越来越多的在当地生产。这需要对当地经济进行投资,包括在制造业产能、基础设施、支持服务和工人培训等方面。尽管在这些市场中的投资存在较大的执行风险,但在关税时代,这些投资可能会持续下去,这不仅是为了避开新增关税或获取资源,更是为了开发终端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以东南亚为例,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该区域的前四大贸易伙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投资增长了四倍,年均达到88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产品、科技产品和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这些投资通常需要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配套支持,这使得这些行业成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大接受领域。 

新的全球商贸秩序正在形成

新增关税激励中国企业去寻找拥有拉动性因素的市场,如提供便利政策或对华商贸关系深化中的国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近年来签署的多项自由贸易协定为企业进入这些市场提供了便利。中国政府近期表示,“全球南方的崛起壮大代表着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这一观点在许多大型中资企业的核心战略和规划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企业在全球南方市场的发展也得到一些本地因素的支持,尤其是当企业的目标与当地优先发展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例如,在南亚和东南亚市场,得益于该地区能源转型的推动,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在过去三年中,中国汽车制造商在马来西亚的销量增长了13倍,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销量翻了一番,在印度和越南的销量增长了50%以上。 

除了汽车行业,中国领先企业在积极进军全球南方市场的其他许多行业,包括家电、工程建筑、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消费品和服务等,以获取比国内市场更为强劲的增长机会。 

当然,进入新市场也伴随着诸多挑战。除了面对新客户,企业需要应对不同运营环境和法律体系以及不太熟悉的交易对手,还可能面临更多的监管风险。由于全球南方市场的许多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担心中国企业可能以过低的价格出售商品,以取代当地竞争对手或解决自身产能过剩问题,一些国家的监管部门已经加强了对这些风险的审查,并且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行动。这增加了企业受到监管处罚或反补贴税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多元化战略或许是应对关税时代高度不确定性的少数可行方法之一。虽然进入新市场会面临新挑战,标普全球认为,为了寻求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和比国内更强劲的增长机会,中国企业将继续进军全球南方。这可能带来新的全球商贸秩序。在这种新秩序下,南南贸易将成为重心,而中资跨国公司将成为关键参与者。 

(作者为标普全球评级大中华区企业信用研究首席分析师。嘉宾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注:全球南方”定义为勃兰特线“Brandt Line”以南的国家,包括南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中亚和东欧的国家。)


责任编辑:w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