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超40亿!轮胎销量破纪录 通用股份半年报彰显发展韧性

2025年08月29日 17:15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今年上半年,面对天然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通用股份(601500.SH)聚焦“打造三项工程,锤炼五种能力”战略主线,积极优化全球市场与产品结构,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品牌升级,最终实现营业收入的稳健增长。

8月28日,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印证了这一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40亿元,同比增长30.39%;实现归母净利润6428.89万元。

国资入主协同赋能

“稳健性”与“成长性”共筑发展新亮点

随着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江苏省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通用股份正式融入实力雄厚的省级国有资本平台,迎来全新发展阶段。控股股东变更不仅体现了国有资本对公司产业基础与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更标志着公司治理结构、资源整合能力和战略稳定性迈上新台阶。

一般而言,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绿色转型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更具韧性的发展基础将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而借助苏豪控股在供应链管理、跨境渠道及多元产业协同中的深厚积累,通用股份有望加速全球产能布局和品牌出海,尤其是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拓展预计将得到更强支持。同时,国有资本的介入也为公司未来可能的融资、并购等资本运作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在这一战略升级的有力支撑下,通用股份业绩展现出强劲动能。公司上半年实现轮胎销量1195.65万条,同比大幅增长48%,创同期历史新高,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展现出基本面上“量”的飞跃与“质”的持续改善。

这一业绩表现与公司积极应对全球贸易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轮胎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通用股份与国内同行企业纷纷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巩固在全球轮胎市场的竞争力。

得益于前瞻性的海外布局战略,公司成长性正加速释放。目前,泰国与柬埔寨两大海外基地已成熟运营,不仅通过布局增强了国际贸易壁垒的抗风险能力,更推动海外非美地区销售持续增长。随着柬埔寨二期、泰国二期等新产能于2025年末全面释放,公司增长新动能将进一步加强。此外,公司已积极推进海外第三生产基地的选址,以期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市场覆盖广度。

目前,轮胎行业不确定因素已逐步消退。8月1日,美国对泰国、柬埔寨对等关税由36%大幅下调至19%,显著改善轮胎出口环境。同时,轮胎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成本端压力显著缓解,为下半年盈利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在"国企规范+民企效率"融合模式的推动下,通用股份势必有望持续突破智能制造、海外布局与全球营销等核心能力建设,进而夯实长期竞争力。

创新引领智造升级

“强技术”与“高效率”双向突破

有机构研究指出,高端轮胎市场仍是一片蓝海,中国轮胎如能进入高端市场,不仅可以摆脱低端竞争,更可以在欧美以外的全球市场建立品牌溢价能力,进而打破关税壁垒,实现盈利结构与竞争层次的全面提升。

可以说,轮胎行业的高端化布局正成为打破贸易壁垒、应对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技术研发已从“可选项”转变为企业的“必选项”。通用股份深刻把握这一趋势,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持续投入新材料与新工艺研发,率先实现合成型杜仲橡胶在全钢胎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当前公司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在耐磨与抗老化等关键性能指标上的表现,也推动产品结构的高端化转型,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小竞争者的差距。

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作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也为通用股份实现精益运营和全球竞争力提供了关键支撑。公司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政策,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智能工厂体系。除显著降本增效之外,智能制造还通过提升产品一致性品质增强了高端市场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度,并通过柔性化生产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全球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以及通过碳足迹追溯系统和绿色工艺创新,为应对日益趋严的海外贸易壁垒提供了坚实保障。

基于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通用股份不仅构建起领先的生产体系,更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而柬埔寨基地的智能化成功输出表明公司已具备海外复制的系统能力,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的竞争中,这种"创新+智造"的双引擎模式,无疑将持续为公司带来产品溢价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从而创造长期竞争优势。

未来,通用股份将继续依托国资赋能带来的资源协同优势,深化全球化布局和高端化战略,以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为双轮驱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兼具国企平台优势与民企市场化效率的新机制下,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引领中国轮胎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qd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