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时间看,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迁徙是要努力去实现的趋势,而实现核心基础是资本市场回报率及其稳定性。
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存款到期,2023-2025年分别为83万亿、91万亿、105万亿元。所有价格上涨背后必然有货币流动性支撑,资本市场的上涨也不例外。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主要源自政策、机构、居民和海外,其中机构资金最终来自居民,而政策资金通常具有逆周期稳定机制,所以每到市场情绪高涨时候,都会有居民存款迁徙资本市场的讨论和期待。
从央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数据来看,4月政策资金有明显增量,5、6、7三个月政策资金可能进入观察阶段。(居民贷款-居民存款-理财)的单月同比多增表征居民财富的额外流出,“9·24”以来这一指标与A股开户数与非银存款呈现此消彼长,表明居民财富迁徙资本市场大概率有发生。
但是,如果看到居民存款快速迁徙资本市场,其大概率是资本市场热度的结果,而非原因;是情绪波动而非观念转变。我们不应将短期市场热度用长期观念变化来解释。
拉长时间看,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迁徙是要努力去实现的趋势,而实现核心基础是资本市场回报率及其稳定性。显然,如果希望资本市场能有稳定良好回报,市场应该减少激发短期牛市情绪的叙事,因为这可能会对中长期资本市场回报形成负贡献。
对资本市场而言,国内居民巨量存款首先应该成为消费的潜力,其次才是流动性的潜力。因为资本市场回报率最终取决于上市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所以应该更多去关注政策如何增强有存款居民的消费信心,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和ROE的回升。有了上市公司ROE回升,同时如果市场能避免不必要的波动,那么居民就会逐步改变对资本市场的观念,财富配置性迁徙资本市场,推动估值合理回升。
所以,如果市场过多将居民存款迁徙作为牛市的理由,那么短期资本市场微观流动性可能进入不可预测状态,对中长期资本市场良好发展未必是好事。相反,如果市场对微观流动性导致牛市情绪(水牛)讨论下降,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也许居民财富逐步中长期配置资本市场和A股慢牛会同步实现。
(作者系招商证券银行首席。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