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上市公司在经历疫情后的调整期后,目前正逐步重回增长轨道。它们通过聚焦核心业务、加速新品研发、深化海外布局及并购等方式,实现了业绩的回暖与增长,未来增长动力依然充足,成长空间广阔。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家用医疗器械需求激增,相关企业业绩爆发式增长。但随着需求逐渐回归常态化,行业在2023年至2024年经历了一段库存消化和业绩调整期。进入2025年,随着调整逐步到位,龙头公司凭借其核心竞争优势,业绩开始重回增长轨道。
鱼跃医疗(002223.SZ)和瑞迈特(301367.SZ)作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增长8.16%、42.3%,净利润分别增长7.37%、42.19%,相比上年业绩下降显著好转。二级市场上,两者股价自前期低点上涨明显,目前市值分别为375亿元、81亿元。
业绩好转
鱼跃医疗和瑞迈特均是以家用医疗器械为核心主业的生产企业。
鱼跃医疗以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起家,产品包括呼吸制氧、血糖及 POCT、家用健康检测、临床器械及康复,并积极孵化急救等高潜力业务,布局广阔。目前产品品类达 600 多种,规格近万个。
瑞迈特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睡眠呼吸障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整体服务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并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医疗设备可分为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与医用呼吸诊疗产品,耗材产品主要为通气面罩等产品。其中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与耗材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两家公司主营产品均是防疫急需物资,在防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业绩也由此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鱼跃医疗营收从2019年的46.3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79.72亿元,净利润从7.53亿元增加至23.96亿元;瑞迈特营收从2019年的2.5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4.15亿元,净利润从3880万元增加至3.8亿元。
此后,在高基数之下,两者业绩进入调整期。鱼跃医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5.09%、24.63%,瑞迈特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下降20.7%、24.85%,净利润分别下降21.81%、47.74%。
在经过前面一到两年调整之后,两者业绩在2025年重新恢复增长。
2025年上半年,鱼跃医疗营业收入为46.59亿元,同比增长8.16%,净利润为12.03亿元,同比增长7.37%,基本每股收益1.2元。
同期,瑞迈特实现营业收入为5.44亿元,同比增长42.3%,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42.19%,基本每股收益1.48元。
二级市场方面,鱼跃医疗股价自2024年9月低点至今已上涨27.39%,瑞迈特股价自2025年4月低点已上涨56.09%。8月29日收盘,两者股价分别为37.44元、90.78元,市值分别为375亿元、81亿元。
主业全线增长
两大家用医疗器械龙头重新恢复增长,均离不开主业发力。
上半年,鱼跃医疗五大主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呼吸治疗解决方案营收16.74亿元,同比增长1.93%,毛利率提升1.7个百分点至53.7%;血糖管理及 POCT 解决方案营收6.74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60.09%;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营收10.14亿元,同比增长15.22%,毛利率51.97%;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营收11.34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40.67%;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30.54%,毛利率32.9%。
可以看出,其中有三大板块营收均实现15%以上增长,对营收贡献最多的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上半年营收虽然仅有个位数增长,但是也有亮点。报告期内,公司家用呼吸机产品同比增速超40%,依托持续研发投入与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同时,国内外销售渠道布局日益完善,品类实现快速增长,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从市场来看,海外业务正逐步成为推动鱼跃医疗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外销收入 6.07 亿元,同比增长 26.63%,占营收整体比例为13.03%。
鱼跃医疗披露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称,从产品分布来看,呼吸治疗类产品作为出海先锋,制氧机、呼吸机等均实现快速增长,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实现突破。分区域来看,东南亚地区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泰国子公司已经形成模板效应;欧洲地区团队逐步完善,注册工作更加高效,渠道对接更加广泛,上半年实现高速增长;在美国市场,公司借助合作伙伴Inogen渠道推进呼吸治疗产品业务拓展,上半年实现销售放量。
瑞迈特两大核心主业,也全部实现增长。上半年,家用呼吸诊疗产品实现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51.49%,毛利率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至45.02%;耗材板块实现营收1.78亿元,同比增长30.26%,毛利率65.83%。
从市场来看,瑞迈特境内境外两大市场也均实现增长。其中,境内市场营收同比增加16.87%至1.91亿元,毛利率提升6.31个百分点至52.68%;境外市场营收同比增加61.33%至3.53亿元,毛利率51.89%。
对于占比最大的境外市场高增长,瑞迈特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称,美国呼吸机市场去库存周期结束,市场恢复稳态;欧洲市场已基本完成云平台建设,通过本土化运营策略,公司产品已开始进入主流医保市场,未来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增长动能。此外,境内方面,瑞迈特上半年全面对国内市场进行渠道政策和销售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
鱼跃医疗:未来成长动能足
鱼跃医疗聚焦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家用健康检测三大核心赛道,打造高壁垒产品矩阵。如今,公司已构建涵盖制氧机、无创呼吸机、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仪(CGM)、电子血压计等在内的多元产品体系,形成深度覆盖家庭慢病管理的核心业务布局。
在这三大核心赛道上,CGM产品有望成为鱼跃医疗新增长引擎。
相较于传统BGM(传统指尖测血糖),CGM通过皮下微型传感器,实现全天候、实时的血糖动态监测,在舒适性、便捷性与数据全面性上优势显著。CGM作为智能健康管理领域的重要技术,正快速引领糖尿病管理方式的变革。
全球范围内CGM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与美国和欧盟五国相比,中国CGM处于早期阶段,CGM在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中的渗透率均较低。比如,美国CGM在1型糖尿病的渗透率达到30%左右,而中国渗透率只有6%左右。在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和政策支持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中国CGM市场未来存在较为显著的“低渗透-高成长”机会。
根据微泰医疗招股书,中国糖尿病监测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由 2021 年的15 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1亿美元,CAGR为16.9%。其中,中国CGM市场2021-2030年CAGR有望达到33%,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6亿美元,且CGM占比会提升至 42.6%。
目前,国内CGM市场海外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产品在精度、功能和价格方面的持续优化正加速其本土替代进程。国信证券认为,国产CGM产品正凭借“高性价比+技术成熟+政策支持”逐步打开市场,在中长期具备强劲的本土竞争优势和进口替代潜力。
2024年,鱼跃医疗CGM产品实现翻倍增长。2025年4月,公司在第88届CMEF上正式发布CGM新品Anytime 5系列,在MARD值、续航天数等重要参数上优于雅培的FreeStyle Libre系列产品。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产品迭代速度行业领先,协同公司在国内市场强大的渠道能力,以及CGM产品与AI技术的结合,预计公司CGM产品未来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将会逐步提升。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依托鱼跃医疗强大的品牌力、渠道优势以及持续迭代的研发能力,CGM业务有望持续高速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鱼跃医疗三大核心赛道上的其他产品,也有望继续稳健增长。呼吸治疗领域,公司制氧机市占率稳居第一梯队,呼吸机性能比肩进口品牌。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提升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认知加深,呼吸治疗需求持续扩大。健康检测领域则凭借电子血压计等成熟产品稳定支撑营收,新品拓展亦在稳步推进。三大赛道协同发力,助力公司打开成长天花板。
在稳固主业的基础上,鱼跃医疗还在不断拓展新兴业务边界,急救设备(AED)、眼科医疗器械等高潜力板块已显现成效,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借助收购Inogen等路径加快出海步伐,外销收入快速增长,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面向未来,公司积极推进AI与硬件产品的融合,打造智能化家用医疗生态圈,抢占“AI+医疗”新蓝海。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短期看,公司部分产品需求逐步恢复正常,CGM等热门新产品短期放量空间较大;中长期看,公司品牌深入人心,产品布局完整,随着老龄化加重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成长空间充足。海外业务布局正在加速完善,有望凭借产品力及运营能力打开海外市场。
不过,该券商亦提示,公司未来也可能存在产品迭代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风险。
瑞迈特:内生外延并举
境外市场作为瑞迈特最大营收来源,未来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全球需求扩大和市占率提升。
由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暴露等风险因素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的患病人数,预计2025年将分别增至5.3亿人、11.6亿人,家用无创呼吸机作为 OSA、COPD 治疗首选,需求有望随着患病群体数量增加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55.77亿美元。
此外,呼吸机的使用需要配套通气面罩形成闭合系统,呼吸机需求的提升带来面罩需求增加,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通气面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99亿美元。
目前瑞迈特呼吸机在性能上与海外一线品牌无明显差异。公司大力拓展海外渠道,是少有的已进入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医保名录的国产企业。尤其在北美市场,公司自2010年起与本土企业React Health(RH)合作。在飞利浦召回事件后,公司来自RH的销售额占营收比例不断提升。2024年7月,公司与RH重新签订为期5年独家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拓宽至加拿大市场及肺病机产品,黏性进一步增强。
信达证券认为,随着巨头退出,瑞迈特凭借过硬的产品与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相比境外市场,瑞迈特国内市场营收贡献低于前者。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民众对OSA和COPD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偏低,叠加呼吸机属于自费项目,目前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仍处于渗透率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的状态。
不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增强、支付能力提升,国内呼吸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预测到2025年中国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33.3亿元。
瑞迈特属于国产呼吸机龙头企业。信达证券认为,公司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巨头,并不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依托经销高效地进行市场拓展,未来有望凭借本土品牌及价格优势抢夺进口品牌市场,夯实龙头地位。
除了内生增长以外,瑞迈特外延并购方面也值得期待。
根据瑞迈特公告,2024年,公司参与投资深圳市德达兴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精密电机领域标杆企业,具备特种直流无刷电机、AI机器人关节驱动等核心技术,客户覆盖奔驰、比亚迪、美敦力等行业龙头,并在机器人、医疗、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领域形成技术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末,瑞迈特资产负债率16.68%,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9.05亿元、19.7亿元。瑞迈特8月28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称,后续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在产品横向及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以进一步增强公司全球主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寻觅呼吸健康生态圈中的卓越伙伴,通过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融合,共同赋能行业。
瑞迈特内生并购前景被市场看好,不过东方证券等券商亦提示,公司未来也可能存在国际贸易摩擦、竞争加剧、费用超预期、汇率波动、知识产权等风险。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