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回落叠加供给刚性 电解铝板块业绩增长加速

2025年11月04日 09:2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王东岳

成本回落、价格上行,2025年三季度,铝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加速修复。供给刚性叠加需求弹性,铝价长期易涨难跌。同时,在“产能天花板”与碳市场双重约束下,再生铝绿色溢价凸显。


10月29日,铝业板块异动拉升,南山铝业、中孚实业涨停,云铝股份、中国铝业涨超7%。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0月29日,铝价延续强势走势,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报21170元/吨,较月初上涨440元/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价格一举突破2880美元/吨,创近三年以来新高。

根据东财Choice统计数据,截至10月29日,A股16家铝业上市公司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其中,1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三季度单季,16家铝业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长48.19%。

多家券商分析指出,在供需缺口、碳成本与绿色溢价三重共振背景下,铝行业正由“产量驱动”转向“绿色结构驱动”,铝价持续上升背景下,再生铝有望成为填补缺口、兑现溢价的核心赛道。


成本回落+价格上行 铝业三季度利润加速修复

根据东财Choice统计,前三季度,已披露业绩的16家铝业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4亿元,同比增长4.2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5.59亿元,同比增长11.63%。其中,三季度单季,1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29.33亿元,同比下滑0.5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长48.19%。

行业上市公司中,中国铝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5.16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72亿元,同比增长20.58%。其中,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1.24亿元,同比下降4.66%,归母净利润为38.01亿元,同比增长90.31%;云铝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0.72亿元,同比增长12.47%,归母净利润为43.98亿元,同比增长15.14%,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93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25.31%;天山铝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94亿元,同比下降0.25%,归母净利润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24.3%。

此外,下游铝加工公司中,中孚实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6.33亿元,同比下滑0.6%,归母净利润为11.87亿元,同比增长63.25%,公司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0.59亿元同比增长5.58%,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69.03%;创新新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7.16亿元,同比下滑1.38%,归母净利润为7.09亿元,同比下滑1.21%,公司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95.75亿元,同比下滑5.9%,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67.17%。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天山铝业、云铝股份、神火股份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天山铝业报13.8元/股,年内累计上涨82.3%;云铝股份报收23.61元/股,年内累计上涨76.46%;神火股份报收25.17元/股,年内累计上涨53.94%。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宏桥报收27.66港元/股,年内累计上涨160.45%。

数据显示,三季度,在上游氧化铝等原材料价格回落以及铝产品价格上行的共同影响下,铝业公司单季度业绩修复提速。

年初以来,全球铝土矿及氧化铝产能持续释放。根据上海有色网(SMM)预测,2025年,全球预计新增铝土矿增量3100万吨;根据路透社统计,2025年三季度(7–9月),几内亚铝土矿出港量(即出口量)合计约为3941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3200万吨增长23.16%;月均出港量约1314万吨,侧面印证新产能的持续释出。

供给端增幅超过需求端增量背景下,铝土矿价格持续走低,电解铝成本中枢回落。根据上海有色网(SMM)统计,2025年三季度,几内亚铝土矿远期现货CIF(中国主港)均价运行区间为70–80美元/吨,季度算术平均约73.5美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1.17%。

根据上海有色网(SMM)测算,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解铝行业完全含税成本平均值为17224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3.9%。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中国电解铝行业完全含税成本平均值分别为18065.6元/吨、16822.4元/吨和16280.1元/吨,其中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环比下降6.88%和3.22%;期间,电解铝单吨利润分别为2376.3元/吨、3378.6元/吨和4480.1元/吨,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环比提升42.2%和32.6%。

与成本端相对,三季度,在全球库存持续下降和供给端增速放缓的共同作用下,电解铝价格继续震荡上行。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确定了4500万吨的合规电解铝产能上限改革方案。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82.97万吨,接近产能上限。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LME铝库存(全球)由 2024年底的63.91万吨降至51.14万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LME铝库存进一步下探至46.93万吨,创2021年以来新低。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1-9月,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报由19770元/吨升至20730元/吨,累计上涨4.86%。其中,三季度单季,铝锭均价约20708.18元/ 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153.96元/ 吨,同比增长5.9%。截至10月29日,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报21170元/吨,较上周上涨190元/吨,凸显电解铝需求韧性。


新三样”对冲地产下滑凸显韧性

从铝材的终端消费结构看,铝消费主要用于建筑、交通、电力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对铝材的需求量占比约为24.8%,建筑地产占比约为23.7%,电力领域占比约为18.5%。

财通证券分析指出,随着新增人口数量和新开工面积放缓,以建筑装饰、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传统领域需求将维持较低增速,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产业对铝制品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在汽车领域中,铝材主要用于车身、发动机壳体、底座、车轮等各种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导轨、线缆等。财通证券表示,汽车车身重量与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电能消耗及里程续航能力息息相关。在节能减排、续航提效的背景下,汽车车体朝着轻量化方向不断发展,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材能够有效降低汽车重量,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单车用铝量有望不断增加。

2020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持续拉动铝板及铝型材等变形铝合金的需求增长。根据财通证券测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用铝量将达到225-235kg。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0%、单车用铝235kg的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量 423.29万吨,占2024年终端用铝量的比例达到9.6%。同时,预计到2030年,汽车轻量化单车最大用铝量有望进一步增至283.5kg。

光伏领域中,铝型材用作光伏组件边框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支架。根据财通证券测算,每1GW光伏装机容量的边框用铝量约为0.7万吨,每1GW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建设所需的支架用铝量约为 1.87 万吨。集邦咨询(TrendForce)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 596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约为40%。 综合上述因素,财通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中边框用铝量、分布式光伏支架用铝量分别为503.5万吨、534.9 万吨,合计提供1038.4万吨的用铝增量。

此外,在电力领域,特高压电网建设也将为用铝带来支撑。根据斯瑞新材测算,输电导线在特高压整体投资中占比约为23%。财通证券进一步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 交 14 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总投资3800亿元,其中2025年主要来自“十四五”期间“3 交 9 直”规划以及国家电网特高压“5 交 9 直”储备项目,未来2—3年有望延续高景气。财通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电解铝产能共计约为7460万吨,全球电解铝需求为7527万吨,供需缺口为67万吨,维持紧平衡。

 

碳约束重塑铝业 再生铝绿色溢价加速兑现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从铝消费需求增长、电解铝供给瓶颈以及资源对外依赖等角度分析来看,再生铝将成为弥补供需缺口的必然选择。

2025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关于《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 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15%以上。同时,《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力争达到1500万吨以上的发展目标。

再生铝是由废旧铝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再生铝产量约为1050万吨,约占国内铝产量(原铝+再生铝)的 19%。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 2800 万吨,占有色金属总产量30%,再生铝将在其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在资源保供和“双碳”目标推动的双重影响下,再生铝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和2026 年,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根据碳排放强度绩效设置调节系数上下限,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申万宏源证券分析指出,碳价本质反映减排成本,随着未来碳市场配额供应持续缩减,免费配额比例下降,预计将推动长期碳价走高。在“双碳”约束和碳市场落地背景下,再生铝需求空间将随碳价上行而持续放大,再生铝绿色溢价有望加速显性化。

根据中国国际铝工业协会统计,单吨电解铝生产带来的碳排放约为11.2 吨(直接+间接),而同样工艺的再生铝碳排放仅为0.23 吨。再生铝的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生产全流程排放量的2.1%,从企业参与碳市场并履约的角度来看,再生铝不需要承担履约费用。

中信期货分析指出,2022年至今,电解铝及再生铝的平均单吨利润分别为2066及223元,利差约1800元/吨。2025年上半年,电解铝与再生铝的利润差超过2000元/吨。但考虑到可再生铝的碳排放仅为电解铝排放量的2.1%,未来随着碳价上涨或政策收紧,再生铝与电解铝的利润差将缩小。根据中信期货测算,在碳价分别为100元/吨、200元/吨和300元/吨的情况下,单吨电解铝的碳排放(直接)对应成本分别为155元/吨、310元/吨和465元/吨,在政策及碳中和的要求下,企业或更有动力进行产能替换与技术改造。

此外,废铝作为再生铝产业的核心原料,其供应紧张是制约行业规模化放量的关键瓶颈。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废铝新料产量约为366万吨,旧料产量约为740万吨,国产废铝占废铝总供应量的86%。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随着国内工业品报废周期来临,政策量化目标与汽车报废高峰临近,铝回收量有望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国产废铝的供应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电解铝产能刚性叠加碳成本抬升,铝价中枢易涨难跌,再生铝加工费具备支撑。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