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2025年三季报收官之际,电子行业的基本面表现呈现在市场面前,其营收和业绩的高速增长备受市场关注。

据Wind统计,截至11月3日,在申万电子行业491只电子股中,除了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推迟发布外,其余489只个股均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整体上,电子行业表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489家电子公司营收合计实现同比增长18.8%,归母净利润合计实现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富联(601138.SH)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均位居第一位。另外,与工业富联同处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的立讯精密(002475.SH),净利润规模位居行业第二。
电子行业业绩增速位居31大行业第三位
工业富联、立讯精密利润规模居前
截至11月3日,A股市场5445家上市公司除8家公司尚未发布2025年三季报外,其余公司全部披露完毕。据Wind统计,在剔除未发布财报公司后(下同),全部A股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4.7万亿元,同比增长5.54%。
从申万31个大类行业来看,利润占比最高的是银行业,其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的35.83%,同比增长1.48%。同时,31个大行业中有16个行业的合计归母净利润规模超过千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三个行业。
电子行业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506.33亿元,同比增长37%。在利润过千亿元的行业中,其营收增速位居第一,净利润增速位居第三。而这一成绩是在电子行业两大巨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尚未发布三季报的基础上取得的(见表1)。

从申万电子行业的6个二级子行业来看,半导体营业收入合计达4392.06亿元,同比增长13.87%;归母净利润合计达398.29亿元,同比增长53.13%。同时,元件、光学光电子、其他电子Ⅱ、消费电子和电子化学品Ⅱ也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2.92%、75.66%、43.85%、26.92%和20.17%(见表2)。

在电子行业1506.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中,半导体、印制电路板(申万电子三级子行业)和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申万电子三级子行业)分别贡献398.29亿元、206.47亿元和542.36亿元,这三个细分子行业贡献占比合计超过60%,其中又以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板块居首。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的两大龙头是工业富联和立讯精密。据三季报披露,工业富联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0%;实现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同期,立讯精密实现营业收入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实现归母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这两家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0.05亿元,占电子行业净利润规模的22.57%。
工业富联在2025年三季报中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规模化交付及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公司在主要客户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云服务商业务表现优异,推动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公司经营效率持续优化,费用总额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立讯精密在2025年三季报中指出,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形势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挑战,公司紧抓战略机遇,坚定执行“三个五年”既定计划,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于报告期内已基本完成对莱尼相关资产、闻泰 ODM/OEM资产收购,并通过垂直整合、资源共享、智能制造赋能与运营体系优化等举措,助力其实现经营面的改善;同时,公司持续深耕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通过“内生外延”策略驱动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据立讯精密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达43.58亿元,同比增长152.38%,主要系“远汇避险及理财产品投资收入及依持股比例计算的联营合营企业的收益增加、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失减少。”
另外,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的细分龙头华勤技术(603296.SH),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规模也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印制电路板整体崛起
面板行业恢复性增长
从印制电路板(PCB)来看,板块内部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在30亿元以上的仅胜宏科技一家。不过,板块内有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9亿元以上,且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比如,胜宏科技(300476.SZ)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45亿元,同比增长324.38%;生益电子(600183.SH)实现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497.61%。(见表3)

整体上,业绩居前的8家PCB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68.35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25亿元,同比增长70%。这些信息显示,PCB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中。
同时,作为电子行业的重要三级子行业,据Wind统计,SW面板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2.25亿元,占电子行业营收规模的14.27%,同比增长5.65%;实现归母净利润60.35亿元,同比增长149.64%。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面板行业实现盈利公司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盈利规模显著提升。板块利润上涨主要来自京东方(000725.SH)和TCL科技。
京东方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5.48亿元,同比增长7.53%;实现归母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增长39.03%。同期,TCL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长99.75%。
据京东方财报,公司投资收益为5.85亿元,营业外收入为4.34亿元,合计10.19亿元。公司在财报中指出,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95%,主要是报告期内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投资收益所致;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162%,主要是收购联营公司,付出对价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所致。
京东方A获得5次调研
机构持看好态度
从机构调研来看,三季度以来至11月1日,业绩规模居前的电子龙头中,部分公司获得了机构的积极调研。比如,9月1日-11月1日,京东方A和胜宏科技都获得5次调研(见表4)。

京东方在10月31日的调研中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低端产品冲击较大,公司一直定位中高端产品,导致上半年出货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力争在去年1.4亿片的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另外,就LCD业务在今年四季度的情况,公司指出,“LCD业务今年整体销量较为稳定,符合预期,但是TV方面平均尺寸增长未达预期,尤其第三季度几乎无增长,尽管北美85寸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5%,但基数较低,对整体平均尺寸拉动有限;相比之下,拉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推动32寸、43寸等小尺寸产品需求上升,使大尺寸化阶段性放缓。进入第四季度后,作为传统淡季,各尺寸面板出货量环比普遍下降,因此,产品价格面临下调风险。明年若有大型赛事带动TV换机需求,可能在上半年就成为行业回暖的重要驱动力。”
长江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京东方重视AI+制造,在显示行业首次确立“AI 工厂”;产品方面,10 月30日京东方与Intel 宣布将共同开发基于 AI 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节能解决方案。“我们预计资本开支与折旧都将进入下降通道。考虑到公司在分红回购方面正在加大力度,预计未来将逐渐转型成为高分红型资产,当前PB 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高。”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