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五年新目标出炉

2024年03月14日 10:01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谢岚

    3月13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目标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村电商已成为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涉及多元、立体、系统化的综合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产业布局的优化、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还要致力于打造高效物流链、塑造品牌影响力,并且不能忽视数字化人才体系的建设与培养。”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环节相互交织、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农村电商生态的完整图谱。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上述《意见》中提到,目标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电商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直播电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就业创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度增速高于同期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农村网商(店)数稳步增长,农村数字消费实现提质升级,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呈现增长势头,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达2.49万亿元和0.59万亿元,增速均快于网零总体。

    “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的关键在于全方位构建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商运行环境。”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提升农户对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的认知和参与度,切实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朱克力看来,产业布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传统,精准定位,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商产业集群。产业链开发上,要注重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农村电商发展离不开行业监管和规范。在洪勇看来,面对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应当同步强化监管力度与规范建设,健全农村电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推行电商诚信体系,完善消费者保护机制。

    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国家邮政局介绍,2023年,邮政快递业加快健全县乡村寄递服务网络,累计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2024年,仍将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寄递网络体系。

    业界普遍认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带来的物流配送问题,是当前制约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偏远地区由于物流成本较高,产品利润较低,导致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述《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物流配送集约化水平,推动农村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意见》意味着快递进村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机遇,利好快递物流企业打通上下游和整个产业链,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和农产品上行的物流体系,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当前,菜鸟物流深耕农村物流市场,通过下沉织网和持续补贴投入,形成了一张遍布县乡村的三级物流网络,在全国建立超过650个县仓,服务覆盖超过3万个村。另外,京东物流布局多个智能化物流产业园,与数百个中心仓、卫星仓、产地仓、分拣中心高效协同,深入村镇转运中心、快递站点,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密。

    “物流是电商的命脉,农村电商尤是如此。”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建设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畅通。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