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接续采购上海开标:中选价与上一轮基本持平 企业称符合预期

2024年04月24日 17:16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敏 金婉霞

    近期,国家医保局组织全国各省份开展胰岛素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以下简称“接续采购”)。4月23日,接续采购在上海开标。《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共有13家胰岛素企业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并递交了申报材料。

    当日,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接续)中选结果公布。国家医保局介绍,本次接续采购全国共有3500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填报胰岛素需求量超过2.4亿支,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生产企业积极参与,所有投标企业均有全部或部分产品中选。接续采购中选价与上一轮价格基本持平。

    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相关负责人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标结果符合预期”。甘李药业财务负责人孙程表示:“中标结果符合公司预期,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市场推广、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共同努力,完成保供目标。”通化东宝董事会秘书苏璠表示:“中标结果符合预期,目前公司产能充足,可以保障供应。”

    此次接续采购或将对后续胰岛素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药品采购规则的变化可能引起药品市场格局的改变,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从接续采购的规则来看,国家医保局希望在维持临床使用稳定性的基础上,价格略有下降,从而使患者获益”。

    采购量更大、周期更长

    企业高度重视

    2021年11月份,国家医保局组织了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这是首次对胰岛素进行的国家层面集采。中选结果执行两年来,实际采购量超过协议采购量的2倍。与集采前相比,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三代胰岛素使用量占比从58%提升至70%,向欧洲国家的用药结构趋近。

    今年4月17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开展接续采购,巩固集采成果。

    对比两次集采来看,采购品种未发生变化,仍分为六个采购组(分别为: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餐时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11个报价单元。不过,此次的接续采购采购量更大、采购周期也更长:本轮胰岛素专项国采接续报量约2.42亿支,较第一次胰岛素国家集采整体报量增加13%;采购周期则从两年延长至三年半。

    对企业而言,更大规模的采购量、更长的采购周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份额、更稳定的市场预期。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少企业对此次接续采购高度重视。根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胰岛素专项接续)》,4月23日上午9点至10点是接收申报材料时段,正式开标于上午10点进行。上午9点,记者来到此次的开标地点上海虹桥宾馆,已陆续有企业代表来到现场,约半小时后,开标会议室前的走廊上站满了人。记者与几位企业代表进行了简单交流。一位企业代表告诉记者,公司高度重视此次接续采购,相关文件一出台,公司内部就立马开始认真研究。另一位企业代表则表示,他自己提前一天来到虹桥宾馆“踩点”,开标当日公司项目组成员更是全部到场。

    中标不唯低价论

    更注重可持续性

    4月23日11时前后,拟中选结果陆续读出,在场的不少企业代表们面露喜色。

    从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中选结果来看,合计参选的53个产品中,有49个产品获得中选资格,中选率为92%,主流产品基本全部中标。中选价格稳中有降,在首轮集采降价基础上又降低了3.8个百分点。此外,各家企业的报价价格差逐步缩小。

    比如,据国家医保局官方信息显示,三代预混(胰岛素)组各产品报价价差从2.3倍缩小至1.6倍。一位在现场的企业代表对记者称,此次接续采购的竞价中选规则比较温和,本质上更类似于一种询价模式,企业的报价预期明确,而实际的中选结果也“符合预期”。

    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胰岛素专项接续)》,此次在中选价格上,企业满足两个条件之一,即申报价≤同采购组最低申报价1.3倍;申报价>同采购组最低申报价1.3倍,但不高于采购组列出的价格线,即可中标。而在采购量的分配上,则将中选企业分为了A、B、C三组,每一组都可获得对应比例的采购需求量。

    “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的成本、市场销量,综合考虑量、价两个因素,估算出较为可持续的报价。”顾海称。

    苏璠也表示,这次接续采购的规则制定比较明确,“每一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判获得哪个组别的量更合适,并给出相应的报价,而不是‘一刀切’,盲目竞争低价,是比较合理的”。

    集采并非最低价中标,挤出虚高药价水分,降低群众负担,是集中带量采购的重要目标。“从续约采购的各项规则制定可以看出,核心的考量指标还是临床用药习惯、患者用药的稳定性,其次才是药价。”顾海表示,从此次接续采购的结果来看,胰岛素价格也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

    “并不是价格越低就越好,药品的质量、可及性、供应保障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药卫生技术评估与创新发展部部长顾雪非表示。

    国产胰岛素

    有望持续放量

    随着胰岛素国家专项集采在国内各省市陆续落地,国内胰岛素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即国产胰岛素的市场份额、销量正在持续增长。

    通化东宝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公司胰岛素各系列产品销量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甘李药业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特别是餐时(速效)和预混胰岛素产品的销量增长尤为显著。

    展望未来,苏璠表示,在此次接续采购中,通化东宝两个潜力大品种产品(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均已入选,且获得了较大的带量,公司对未来进一步放量有信心。

    此次接续采购中,甘李药业有6个产品参与竞标,所有6个竞标产品全部中标。孙程表示,后期公司将积极推动二代胰岛素向三代胰岛素升级替换,并做好生产质量控制,实现销售目标。

    另一方面,胰岛素产品“出海”已经成为相关企业打造新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

    公开信息显示,通化东宝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3年上半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式受理,2023年下半年,通化东宝又与健友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进军美国胰岛素市场。甘李药业介绍,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欧洲药品管理局的上市申请受理,公司将积极准备审核材料,推进在美国及欧洲的上市申请进展。同时在2024年,公司将延续在其他世界国家的注册批件工作,期望公司产品可以获得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不过,从全球市场来看,礼来、诺和诺德和赛诺菲这三家胰岛素巨头先后宣布旗下胰岛素产品在美国市场降价。有观点认为,对于“出海”的国内药企而言,市场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融智投资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出海”是胰岛素企业打造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中国、美国等胰岛素主要消费国产品价格下降后,三大胰岛素巨头(赛诺菲、礼来、诺和诺德)将业务重心转向减肥等其他领域,这给了中国胰岛素产品“出海”的机会。此外,尽管美国胰岛素价格大幅下降,但相比于国内集采价格仍贵很多,因此国产胰岛素产品“出海”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