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港股云计算概念普涨,并行科技、伟仕佳杰等受热捧

2025年08月27日 16:1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在AI应用爆发式成长过程中,云计算概念个股持续受益,部分个股年内股价涨幅实现翻倍。 

A股和港股云计算概念普涨,并行科技、伟仕佳杰等受热捧

截至8月23日,A股市场64只云计算概念股中有25只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整体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增长。同期,港股市场25只云计算概念股也有14只发布半年报,整体净利润增幅达18.07%,远超A股市场同业表现。 

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25家云计算公司年内涨幅实现翻倍的有4家,分别是并行科技、中科金财、优刻得-W和深信服,其中并行科技年内涨幅达168%。港股市场的14家云计算公司虽然大多实现涨幅,但实现翻倍表现的公司仅有伟仕佳杰。 

恒生电子业绩增长7.71倍

非经常损益贡献较大

据Wind统计,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25家云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437.96亿元,同比增长5.79%;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17.89亿元,同比增长2.48%。

具体到公司层面,营业收入增速居前的是亚信安全(688225),达372.81%;归母净利润增速居前的是恒生电子,达771.57%。从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来看,星网锐捷(002396)以88.86亿元的营收规模保持领先,金山办公(688111)以7.4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规模居于前列(见附表)。 

A股和港股云计算概念普涨,并行科技、伟仕佳杰等受热捧

对于业绩增速领跑的恒生电子(600570)来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同比下降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77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41.89%。公司在半年报中指出,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显著增长。” 

据恒生电子披露,公司2024年同期投资的赢时胜、星环科技股票按照其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有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本报告期,赢时胜股票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和计量,股价变动不再影响当期利润表,而是按照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恒生电子非经常损益合计为6813.07万元,其中公司持有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达6932.53万元。在2024年同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1.06亿元。 

不过,即便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恒生电子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也达到了41.89%,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据恒生电子半年报披露,公司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受市场形势影响,金融机构 IT 预算整体收紧导致客户需求减少,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并且客户采购流程(包括立项、决策及验收环节)周期明显延长。另一方面,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战略性收缩部分非核心业务。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恒生电子主要面向证券、基金、银行、期货、保险资管、信托、私募、企业金融、保险、金融基础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华泰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受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影响,基金行业收入承压,金融科技行业短期处于阵痛期。金融机构科技投入面临结构性调整与市场分化,少数头部金融机构致力于成为一流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和项目管理,投入重点转向价值赋能。华泰证券看好金融 IT 中长期增长前景,其给出的理由是:“1.资本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驱动长期资金入市,叠加外资参与度提升,形成多元化资金供给格局;2.金融信创步入‘深水区’,信创适配改造与应用系统升级换代同步推进,实现信创+数智化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趋势;3.大模型加速迭代,拓展了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边界。” 

目前来看,恒生电子正全面拥抱AI。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光子AI 中间件平台,已在多家客户落地竣工,可以覆盖金融投研、投顾、合规、运营、投行等核心业务场景,并不断推动与国产算力的适配优化,并集成业界领先的大模型,实现多模型部署。公司对内实施数智恒生战略,构建多场景化 Agent,为设计、出码、测试等环节提效,推进研发体系变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另外,2025年上半年,恒生电子研发费用投入总计10.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71%。 

赋能产业数智化发展

亚信安全布局AI大模型业务

在目前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25家A股云计算公司中,亚信安全营收增速暂居首位,达372.81%。相比营收的出色表现,亚信安全归母净利润亏损了3.56亿元。对于亏损原因, 亚信安全在半年报中称,主要是计提减值准备、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的影响。 

亚信安全的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新控制子公司。据公司财报,2024年11月,亚信安全完成对亚信科技的控股,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直接带动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然而,由于并购涉及大量贷款,公司财务费用显著上升。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828.8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63.96万元增长2235.20%。

同时,亚信安全的营业成本也出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9.98亿元,同比增长570.13%。公司表示,“营业成本规模随收入规模扩大而增加。” 

在财务数据表象之下,亚信安全的主营业务处于积极变革当中。 

亚信安全是业内具备安全+数智全栈能力的软件企业,是中国网络安全软件领域的领跑者。公司表示,亚信安全完成对亚信科技的控股后,以“懂网、懂云、懂安全”为优势基因,打造“云网安”一体的能力体系,赋能产业数智化的发展与变革。2025年,亚信安全全新推出 AI XDR,依托“数据驱动,AI 原生”技术战略,在 AI+安全领域持续深耕布局。2025 年上半年,亚信科技已签订单金额约为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 

开源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亚信安全前瞻布局,朝着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领军者的方向进化。“通过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英伟达及亚信安全等知名机构的合作,亚信科技构建了覆盖能源电力、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智能零售及其他大型企业的行业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已成为阿里云 AI大模型星河计划合作伙伴,并与阿里云累计共同建设近百个项目,打造出众多大模型交付标杆案例,商机储备充足,共同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 

港股云计算成长性更优

伟仕佳杰股价翻倍

对比A股市场云计算概念,港股市场云计算概念股仅25只,其中有14家公司已公布2025年半年报。这14家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0359.41亿元,同比增长7.94%;实现归母净利润2077.55亿元,同比增长18.07%。 

港股云计算概念之所以体现出更高的成长性,主要是我国本土知名互联网大厂均在港股上市,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百度和网易等。上半年,阿里巴巴-W以4797.39亿元营收领衔,腾讯控股则以1034.49亿元归母净利润高居云计算概念业绩首位。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2%和15.56%。 

在业绩良好的情况下,港股云计算概念上半年股价表现亮眼,比如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分别上涨45.61%和45.14%。但若从个股股价涨幅角度而言,港股云计算概念上半年股价涨幅第一名是伟仕佳杰(HK0856),涨幅达130.37%。 

伟仕佳杰是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商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全球服务19亿人群,业务板块包括企业系统、云服务、消费电子及配件。伟仕佳杰是华为概念股之一,其与华为有着长期深入合作。同时,其合作方还包括惠普、苹果、戴尔、微软、联想、英特尔、甲骨文等300多家世界500强科技企业。 

据伟仕佳杰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55.74亿港元,同比增长13.66%;净利润6.1亿港元,同比增长34.67%。其业绩增速在14家发布半年报的同业公司中位居第七。 

从伟仕佳杰营业额的构成来看,北亚地区贡献288亿港元,东南亚地区贡献167亿港元——同比增长22.5%。在东南亚市场,伟仕佳杰对合作伙伴苹果业务同比增长104%,华为业务同比增长46%。在业务层面,根据公司公众号内容,报告期内,伟仕佳杰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67.9%,其中阿里云业务同比增长156%,华为云增长29%,亚马逊云增长293%,VMware 增长295%。 

在8月2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伟仕佳杰表示,AI算力的需求,对公司有两方面的益处,一方面是AI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司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营业额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AI应用的广泛使用对公司云业务增长起到了持续助推作用。该公司自2002年上市以来,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24%,纯利平均增长率为28%。 

(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