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美妆赛道迎来上市潮,林清轩、谷雨等多家企业启动IPO。
前不久,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然堂”)向香港联交所递交IPO申请,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自然堂的这一动作,标志着继林清轩之后,又一家头部国货美妆企业正式开启港股上市进程。作为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自然堂的上市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折射出国货美妆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市场竞争中的成长轨迹。

自然堂毛利率持续增长
自然堂的崛起,始于一句深入人心的“你本来就很美”。自2001年创立以来,其以“喜马拉雅、东方美学、科技领先”为特色,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成分(如喜默因、蓝科雪及航天员参酵母),将东方护肤理念与现代科技结合,逐步成长为消费者熟知的国民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3年至2024年,自然堂主品牌连续12年以零售额计稳居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展现出穿越行业周期的韧性。
从核心财务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自然堂实现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24.48亿元,后三期对应的增速分别为3.48%、3.58%、6.42%;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3.03亿元、1.90亿元、1.91亿元,后三期对应的增速分别为105.66%、-37.22%、7.02%。
附表:自然堂业绩情况

来源:Wind
报告期内,自然堂的毛利率分别为66.5%、67.8%、69.4%、70.1%。 对于毛利率的大幅增长,自然堂表示,主要是由于来自在线渠道的收入贡献增加,策略性地增加具有相对较高毛利率的产品销售,以及成本管理措施导致所使用的原材料、消耗品、制成品及在制品减少所致。
另外,从品牌创收角度来看,“自然堂”作为公司主品牌,报告期内分别为公司贡献总收入比例的94.6%、95.9%、95.4%、94.9%,系其主要收入来源。
在化妆品行业,主品牌收入占比超过90%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只有主品牌强势,企业才能快速集中营销、研发、渠道等资源,快速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带动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不过,虽然强势的主品牌优势是化妆品企业初期成功的关键, 但长期来看,主品牌占比过高也存在着品牌增长的天花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结构性估值受限等弊端。因此,构建多品牌矩阵、降低对单一品牌的依赖则是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抓住市场扩张机遇,自然堂一直坚持发展多品牌战略,并打造了多元化的品牌组合, 除了旗舰品牌自然堂,其还 打造了包括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4个品牌,提供涵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男士护理、儿童和婴儿护理的全方位产品系列。 目前,其主品牌发展势头良好,其他品牌也在推进之中。
自然堂拟通过上市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并优化资本结构,本次IPO募集资金拟用于加强销售渠道DTC(直接面向消费者)能力,提升线上线下协同效应;丰富多品牌矩阵及品牌曝光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并扩大产品组合;加强会员管理、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管理方面的数字化能力;生产设施的运营及升级,增强自主生产能力并增进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及可控性;扩大海外市场业务、建立国际品牌知名度并提高海外市场渗透率。
中国美妆品牌的“战略窗口期”
自然堂的上市,恰逢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化妆品产业首次被纳入其中,规划明确提出要“率先在化妆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与此同时,工信部发布《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并将化妆品行业作为重点领域,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目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政策助力之下,“十四五”期间,我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行业不断深化转型升级,在技术创新、原料发展、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23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国市场, 2024年国货品牌占国内市场的比率由52%上升至55%,中国美妆品牌正式进入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战略窗口期”。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市场份额仅约10.1%,这意味着,尽管头部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行业集中度仍较低,市场格局未定,为国货品牌提供了扩张机遇。另据ExplodingTopics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将突破6770亿美元。
在政策助力之下,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诸多企业实现快速增长。自然堂的IPO也并非孤例, 2025年以来,美妆赛道迎来上市潮,林清轩、谷雨等多家企业启动IPO或完成上市,其中,中信证券(600030.SH)、中信建投(601066.SH)等头部券商扮演了关键角色,保荐了涵盖护肤品牌、单品牌店、原料商、代运营及香水代理等产业链诸多环节的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9月以来,中信证券已连续发布了8份美妆行业的深度报告,且均给出维持“强于大市”评级。中信证券美妆团队在10月21日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从全球经营概况来看,仅欧莱雅等少数公司实现低个位数增长,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利润优化但销售承压,雅诗兰黛、拜尔斯道夫仍处调整期,科蒂考虑出售资产。 在短期视角下,国际品牌中国区的经营波动给国货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空间,尤其在国货布局更少的高端美护赛道。同时,美妆行业具备“高频+高复购+高毛利”的特征,现金流模型优于其他消费赛道,资本市场更能为其提供更高的估值溢价。
国货美妆纷纷上市
由中信证券保荐的林清轩成立于2003年,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并长期致力于旗舰品牌林清轩提供基于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护肤改善方案。 按全渠道总零售额计,其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于所有面部精华油产品中位居全国榜首。 另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按零售额计,林清轩在中国所有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 截至2024年末,林清轩拥有188个SKU, 包括精华油、面霜、爽肤水及乳液、精华液、面膜、防晒霜等品类, 20 22年至2024年,林清轩实现的营收由6.91亿元跃升至12.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5%。 2024年,林清轩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78%增长至82.5%,毛利率水平已超过同期为69.6%的珀莱雅、73.74%的贝泰妮、74.70%的华熙生物。
今年3月,广州本土护肤品牌谷雨与中信建投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并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正式启动了A股IPO进程。 天眼查显示,谷雨创立于2010年,自其创立至今,谷雨已成功进行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鼎资本、头头是道、创新工厂、凯辉基金等。其中,2021年9月的B轮融资中,谷雨获得凯辉基金与创新工场过亿元人民币投资;2024年7月,其在B+轮融资中获得广州广开聚盈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投资,这是其IPO前最后一笔融资。
附图:谷雨的融资历程

来源:天眼查网站
据谷雨官微发布的数据显示,谷雨销售额年年攀升,2021年至2023年分别突破10亿元、22亿元、35亿元,2024年其商品交易总额已突破50亿元。
对于美妆行业的发展,中信证券表示,作为可选消费,美妆行业存在较强的周期性,源自宏观周期,产业周期,渠道、成分、概念周期等,同时作为充分竞争,高度依赖“人才”要素的领域,各美妆公司也存在强管理周期。 中信证券指出,叠加美妆行业所处的存量整合、国产替代、出海萌芽大环境,美妆行业会持续存在结构性机会。
自然堂的港股IPO,是国货美妆从“本土崛起”向“全球布局”迈进的一个缩影。 尽管其仍面临主品牌依赖、多品牌战略落地等挑战,但其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强化DTC能力、提升研发及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向,或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资本助力的三重驱动下,中国美妆品牌正站在世界级品牌的“战略窗口期”。 无论是自然堂、林清轩还是谷雨,其上市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更承载着国货美妆从“本土龙头”迈向“全球品牌”的集体期待。未来,能否在保持主品牌优势的同时,成功构建多品牌矩阵、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成为影响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